优良新品种品种:盆枣2号 .
盆枣2号为地方优良大枣品种,适宜作盆景栽培,观赏与鲜食为一体。其主要优良性状如下: 一、早果丰产性强:在花盆内栽植小环境中(注:花盆口内径宜在35―40厘米左右,盆深28厘米左右为宜),当年座果即达35个左右,第二年株结果达108个,平均株产鲜枣达3.2公斤。大田栽
0评论2008-12-12113
台湾大果青枣新品种:高雄二号 .
“高雄二号“是台湾高雄区农改场从自然授粉的“高朗一号“青枣实生苗中选育出的晚熟品种,2001年3月15日获得台湾品种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命名为“高雄二号“,商品名为“春蜜“。 该品种属晚熟品种,产期在12月~翌年3月上旬,2~4月采收,具市场独占性;丰产性能好,产
0评论2008-12-12136
冬枣极品:红金芒 .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出代表国内目前冬枣最高水平的冬枣品种――红金芒冬枣。 具有以下特点: ⑴形态奇特:外观酷似芒果,白熟期为金黄色,完熟呈鲜红色,美丽可爱,极具鲜食和观赏价值。 ⑵极晚熟:红金芒冬枣10月底至11月上旬进入完熟期,此时气温降低,稍加贮存
0评论2008-12-12118
台湾大青枣 .
台湾大青枣由台湾省引进经华南农业大学改良培育,分属鼠李科、枣属,为粗生易长的速长小乔木。在我国北方适宜日光温室栽培生产,当年定植(1~5月份),当年收获(12~3月份),亩产1500公斤,第二年可达2500公斤以上。单果重80~150克,成熟果实青中带黄,具有枣、梨之
0评论2008-12-12148
枣辐软籽9号 .
0评论2008-12-12115
极早熟鲜食枣――月光 .
0评论2008-12-12101
山东省枣庄市地方石榴优良品种 .
山东省枣庄市是我国石榴主产区,石榴面积和产量均居国内各产区之首。枣庄石榴在长期的栽培实践中形成了众多的优良品系(种),现选几个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介绍如下。 一、红甜1号。也称红皮马牙。树体较小,成树高2.7米,冠径3米左右,生长势较弱,树冠开张,小枝呈
0评论2008-12-12158
鲜枣品种:山东金丝新四号 .
近年来,随着鲜枣总产量的增加和加入世贸组织,鲜枣果品的竞争日趋激烈。为在竞争中取胜,各鲜枣产区在发展中注重品质优,丰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市场前景看好的优良品种,这是我国鲜枣结构调整合理,品种调整优良的关键。现推荐国光蜜罐和山东金丝新四号品种
0评论2008-12-12210
山西四大名枣--板枣 .
分布情况稷山县陶梁、姚村、南阳、东团、西团及襄汾县有成片栽培。 植物学特征树冠圆头形,树姿开张,干性较弱,树势中庸,树体中大。主干灰褐色,皮部纵横裂,裂纹钱,易剥落。枣头枝褐红色,年生长量35―75厘米,书间微曲,皮孔中大中多,灰白色。枣股灰褐色,圆锥形
0评论2008-12-12294
绥德木枣(油枣、方木枣) .
0评论2008-12-12133
无核金丝小枣3号 .
0评论2008-12-12102
北京市乡土珍贵枣树种--京39号枣 .
京39号枣是北京市乡土珍贵枣树种,原种数量极少。 特征特性 树势中庸,树体中等,树姿开张,枝条较密,干性强,但仍可矮化密植,枣头萌发力较弱,结实力强,枣股小,抽吊力强,每股可抽生2-10吊,枣吊着果率在树体中上部大于90%,且每吊着果3个以上,最多达11个,中下
0评论2008-12-12145
无核金丝小枣1、3号 .
0评论2008-12-12105
吊枣品种:晋枣 .
0评论2008-12-12125
鲜食枣新品种:早脆王 .
0评论2008-12-12130
早脆枣树品种:早脆蜜 .
早脆蜜枣是山东枣庄市邹坞园艺场发现于一农民枣园中,母树已有20余年树龄,年年丰产状况良好,果实个大早熟,质脆如蜜,故此而得“早脆蜜”之名。2001年采其接穗对三年生大雪枣进行高接换头,并采集批量接穗进行扩繁育苗,目前,现有三年生母本园2.5亩,育苗2万余株。
0评论2008-12-12155
枣品种:胎里红 .
0评论2008-12-1292
枣优良品种简介 .
枣为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多年生落叶果树。枣原为亚热带荒漠植物,原生种为酸枣,原产中国,在我国已有4000余年的栽培历史,是世界上栽培最主要的国家,栽培面积和产量占世界总量98%以上。其味美,营养丰富,含糖量居各类水果之首,每loog鲜枣含糖23.2--40g以上,蛋白
0评论2008-12-12268
全国唯一的三倍体红枣品种--赞皇大枣 .
?赞皇大枣又名赞皇金丝大枣。因充分成熟后,能在掰开时拉出长长的黄色金丝而得名。它主产地为河北的太行山区,但以太行山区的赞皇县为最多,它是河北的著名土特产品,是全国唯一的三倍体红枣品种。 ??赞皇大枣个大,最大者有七个一尺、八个一斤之称。但一般20-35个足有
0评论2008-12-12186
热带果树新种―毛叶枣 .
有“热带苹果”之誉的毛叶枣,经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科技人员8年的适应性试种研究,已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等地扎下了根。该项研究成果于最近在我省湛江市通过了由农业部组织的成果鉴定。毛叶枣引种试种的成功,为促进华南热带亚热带水果生产发展和加快农村脱贫致富提
0评论2008-12-1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