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树莓
植物技术搜索 植物技术分类 植物技术首页 切换频道
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草莓的叶枯病 .

0评论2008-12-29306

草莓的白斑病:俗称蛇眼病 .
1、症状。受害叶片出现圆形病斑,直径2-4毫米,中间灰白色,边缘紫红色,似蛇眼。匍匐茎、果柄、花萼也能受害。 2、防治方法。⑴农业防治:春季撤除防寒物时,将病枯茎、叶,清除干净;适当降低种植密度,雨后及时排水,中耕除草,保证通风透光良好。开花结果期,发现病

0评论2008-12-29356

草莓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
1、症状。该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全生育期都可发病,尤以采收后发生普遍,果实成熟期发病症状最明显。叶片受侵染后,形成褐色病斑,潮湿情况下形成一层淡灰色的分生孢子。叶柄、果柄受侵染后,病斑环绕叶柄变褐,最后萎蔫干枯。幼果受侵染后,开始形成单个褐斑,后

0评论2008-12-29299

露地草莓红蜘蛛的防治 .
为害露地草莓的红蜘蛛主要有二点红蜘蛛和仙客来红蜘蛛,随着每年不同气候因素、天敌数量等外界条件变化而呈现不同的为害程度。2007年由于早春温度偏高,雨水少,6月份开始40多天没下雨,这种干旱天气有利于红蜘蛛的繁殖,导致东港市草莓普遍受到红蜘蛛的为害,给露地草

0评论2008-12-29389

抓好当前草莓主要病虫害防治,确保莓农增产增收 .
目前市场上莓果一直供不应求,销售价格良好。但春季气温回升,草莓园内病虫发生日趋增多,灰霉

0评论2008-12-29339

草莓炭疽病的防治 .

0评论2008-12-29289

草莓果实不膨大 .
草莓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 综合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引进具有较强抗病性品种,与本地主栽品种轮换种植。 2.加强栽培管理措施①

0评论2008-12-29141

草莓定植后死棵为哪般? .
草莓是一种味道甘美的浆果,很受消费者欢迎,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冬季温室的种植,草莓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了。草莓种植户普遍反映定植后死棵烂秧特别严重。分析原因如下: 1、重茬。草莓怕重茬。种植户都知道,每年都用大量药物处理了土壤认为就没事了,其

0评论2008-12-29205

草莓茶黄螨为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
北京郊区部分温室草莓茶黄螨已开始为害,发生特点初期为点片发生、幼螨集中在幼嫩部位刺吸,尤其是尚未展开的幼芽、叶和花器。被害叶片增厚僵直,叶背呈黄褐色或灰褐色,带油状光泽,叶缘向背面卷曲,变硬发脆。幼茎受害后呈黄褐至灰褐色,扭曲,节间缩短。严重时顶部

0评论2008-12-29325

草莓丰产栽培技术(二) .
四、肥水管理 草莓根系对高浓度肥料的反应极敏感,特别是生长前期,根系活力差,吸肥能力弱,追肥过重,或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施肥不均匀,往往易产生肥害,造成烂根、烂心,甚至枯死。 栽培草莓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应腐熟并全层施用,切忌把基肥成堆施在草

0评论2008-12-2992

草莓丰产栽培技术(一) .
草莓不但营养丰富、香味宜人、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我省栽培面积逐步扩大,丰产栽培亩产1500公斤以上,经济效益可观。 一、选择种植优良品种的脱毒壮苗 草莓品种众多,不同品种花芽分化的温度和日照有所不同,休眠期的长短、抗寒性、耐热性、抗病性、产量性状和品质

0评论2008-12-2996

草莓有些什么需肥特点 .
(1)草莓一生中对钾和氮的吸收特别强,在旺产期对钾的吸收量,要超过对氮的吸收量。对磷的吸收,整个生长过程均较弱。据日本报道,667平方米面积栽植8000株、2600千克浆果产量,平均每株吸收氮3克、磷0.6克、钾3.5克。 (2)草莓对肥料的吸收量,随生长发育进展而逐渐增加

0评论2008-12-29289

大棚草莓早熟栽培技术 .

0评论2008-12-2989

草莓苗越夏管理 .
遮阴降温 在畦面上搭一米高的阴棚,顶上盖上些柴草或灰色透明膜等物,以防高温烧苗。 中耕除草 清理铺草或覆盖的地膜,清除病弱株,进行中耕松土,不要损伤株根系。中耕松土应以清除蒸发,促进通风透光。 定向压蔓 用于繁殖种苗的草莓苗圃,为使次子苗能长成壮苗,在发

0评论2008-12-29162

草莓小拱棚早熟的栽培技术 .
小拱棚栽培草莓,植株生长健壮,能提前19~22天成熟,采收期较露地栽培延长13天,总产量比露地栽培提高17%,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建棚 小拱棚一般可按2个栽培畦的宽度(约3m宽)设置。将竹片或木杆的两端分别插入南北两边畦背的外缘,沿畦长方向每隔0.5m插1根,并

0评论2008-12-2996

棚室草莓促“早醒” .
北方设施栽培草莓,一般10月上旬就要扣棚,为了抑制草莓休眠,要人为地创造条件,促进“早醒”,现介绍两种方法供参考: 赤霉素促“早醒” 扣棚升温以后,去除草莓底部老叶、黄叶,在2片叶未展开时(具体时间在扣棚后5天以内),进行第一次赤霉素处理,浓度5毫克/千克

0评论2008-12-29143

« 上一页 16/3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