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茶叶治畜禽病 .
茶叶性味甘、苦、微寒,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具有利尿解毒,防暑降温,助消化,消炎杀菌防治胃肠疾病等功能。近年来,笔者根据茶叶的这些功能,用来防治牛、羊等畜禽疾病,疗效很好,现介绍如下: 1、治牛、羊伤食、厌食。牛羊等家畜吃草料过量,损伤胃肠
0评论2008-12-1229
茶叶鲜叶采摘的技术与方法 .
1、适时采摘 茶树具有采收期长,年年,季季多批采摘的特点。因此每批、每季都必须环环扣紧,适时地采下符合制茶品质特色要求的幼嫩芽叶。若一批,一季不注意都将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当年和以后的产量品质。贵州多数茶区,一年的采收期大致有5―6个月。西部高山茶区采茶
0评论2008-12-1228
乌龙茶茗科一号品种介绍 .
0评论2008-12-1231
白茶审评 .
外形主要评嫩度、色泽、形状和净度,内质主要评汤色、香气、滋味、叶底。嫩度评白毫银针,看芽头的肥瘦,白牡丹等则看毫心肥瘦、毫心含量以及叶质厚薄,毫心肥壮含量多、叶质肥软者为佳;色泽评毫心银白光润,叶面灰绿,叶背银白,谓之银芽绿叶、白底绿面,此为上品。形
0评论2008-12-1233
雪灾后的茶园管理 .
去冬今春,一场大雪和持续的低温冰冻,给浙江省部分茶园造成严重冻害,估计茶叶直接损失达4亿多元。为将冻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应及时做好受灾茶园抗冻救灾工作,主要措施如下。 1.及时整枝修剪 对冻害程度较轻的茶园,采用轻修剪,剪去受冻部分,并清理蓬面。修剪程
0评论2008-12-1223
幼龄茶树分段修剪技术 .
植后1~2年内把幼龄茶树培养成矮、壮、宽、密的高效低耗型树体与树冠结构是生产茶叶优质高效的要求,而幼龄茶树分段修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技术原理:分段修剪技术就是在茶树幼龄期通过采用分批、分次、分段、轮回等技术方法,人为地控制和转移幼龄茶
0评论2008-12-1222
茶苗根结线虫病 .
茶园的土壤管理径山问茗,古道寻禅:名优茶栽培技术安溪茶出口直线下降的原因苦丁茶矮化密植高产技术分布及为害症状: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台湾、浙江、福建等温暖的产茶区。此病是由一种很小的线虫引起,当线虫侵入茶根后,使根部形成肿瘤,形似黄豆、菜籽等,且
0评论2008-12-1234
莲都区茶树良种的合理化布局 .
丽水市莲都区地处浙西南腹地,瓯江中游,境内青山碧水环抱,生态资源极为丰富,是国家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被誉为“绿色莲都”。莲都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以红黄壤、岩性土为主,pH值大多在4.5~6.5之间,非常适宜茶树种植,
0评论2008-12-1225
云南山茶茶栽培管理方法 .
云南山茶花是著名的园林观赏树种,其园艺品种经过世世代代的栽培,形成了对水、肥、土壤、气候等环境生态因子的特殊要求,下面结合云南的气候特点,谈谈云南山茶花的栽培管理方法。 1栽培管理 1.1育苗 云南山茶种子通常9~10月份成熟,种子含脂肪较多,需即采即播,如不
0评论2008-12-1232
黄茶审评 .
黄茶因品种和加工技术不同,形状有明显差别。如君山银针以形似针、芽头肥壮、满披毛的为好,芽瘦扁、毫少为差。蒙顶黄芽以条扁直、芽壮多毫为上,条弯曲、芽瘦少为差。鹿苑茶以条索紧结卷曲呈环形、显毫为佳,条松直、不显毫的为差。黄大茶以叶肥厚成条、梗长壮、梗叶相
0评论2008-12-1234
无公害茶叶的贮藏 .
茶是一种经过加工处理的农产品,具有鲜爽清雅的自然风味,在贮藏过程中稍有不当,就会失去原有的风味。影响茶叶变质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线。在茶叶的贮藏保鲜中,要尽可能减少这些因子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以延长其食用价值。贮藏期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0评论2008-12-1229
茶园适用农药 .
适宜于茶园中使用的化学农药和植物性杀虫剂。目前适用于中国茶园的农药有如下种类: 敌百虫:对黑刺粉虱、小绿叶蝉有一定的效果。使用剂量一般为每亩90%结晶体100~125g(合1000倍稀释液)。安全间隔期5~7天。 敌敌畏:对卷叶蛾类、茶尺蠖、茶毛虫等鳞翅目食叶类害虫的
0评论2008-12-1231
花茶审评 .
对照标准样茶,感官审评花茶的色、香、味、形以鉴定其品质优次和级别高低。 审评时侧重香气,应突出花香。评香气着重鲜灵度、浓度和纯度,以鲜灵度和浓度为主。鲜灵度指花香敏锐、芬芳悦鼻的程度;浓度则指花香的低;纯度系指窨入鲜花应有的花香,且不闷不浊,忌异气。
0评论2008-12-1238
巧施叶面肥,提高茶品质 .
名茶若受污染,特别是出口产品,其产值、声誉均会严重受挫。为提高茶叶质量和产量,除了采取茶园种绿肥、覆盖保湿,每次采后施足农家肥,以及提高制茶工艺等措施以外,还要巧用叶面肥,这是用肥量少、见效快、收益高的好办法,一般可增产20%~30%以上。其技术是:施肥时
0评论2008-12-1230
茶园间作 .
在同一茶园内,以茶为主,利用茶树行间或丛(株)间隙种植一种或一种以上其它作物的种植方式。中国旧式茶园,多数实行间作。50年代以后新建的茶园,茶树种植方式已由丛栽改为条栽。这种茶园,除了这些间作物在茶园新建时已作了规划与定植,如茶胶间作茶园、茶果间作茶园
0评论2008-12-1236
红毛茶审评 .
对照毛茶标准样对红茶初制产品的外形、内质感官审评其品质优次和级别高低。 审评方法是对样评茶,分干评外形和湿评内质。外形评比条索的松紧、老嫩、整碎、净杂四项因子,以松紧、老嫩(包括色泽)为主要因子;审评时取样茶250~500g,倒入篾制圆形样茶匾中,双手摇匾使
0评论2008-12-1233
绿毛茶审评 .
绿毛茶审评主要指长炒青、烘青及圆炒青。分干评外形和湿评内质。审评外形从毛茶的松紧、老嫩、整碎、净杂等因子来评定外形等级。松紧指毛茶紧结程度。老嫩要看嫩度和芽毫的比重。整碎以条索或颗粒紧结完整,上中下三段茶匀称。净杂主要评梗,朴、籽等夹杂物含量。 评内
0评论2008-12-1228
茶园除草 .
用工具、机械或化学药剂消灭茶园内杂草的作业。茶园杂草既与茶树争地、争光、争水、争肥,又是传播茶树病虫害的重要中间寄主。茶园除草为茶园田间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茶园杂草一般平地茶园多于山地茶园;幼龄茶园多于成龄茶园。据湖南省茶叶研究所调查,在长沙地区发
0评论2008-12-1226
红茶审评 .
对照标准样茶对成品红茶的外形、内质感官审评其品质优次和级别高低。 工夫红茶:侧重外形美观匀称。外形审评条索、整碎、色泽、净度等因子。条索比长短秀钝、粗细、含毫量,紧结挺秀,有锋茵、白毫显露、身骨重实为优,反之则次。整碎比匀齐及下盘茶含量,要求上、中、
0评论2008-1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