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茶园田间管理措施 .
春茶是当年茶叶生产中质量最佳、经济效益最高的一季茶叶,及早抓好春茶生产,落实田间管理措施,对提早开园、增加春茶产量、提升茶叶品质有着重要作用。现将春茶生产的几项田间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1.春茶前浅耕园地。虽然大部分茶园秋、冬季进行了深翻,但春茶前还应浅
0评论2008-12-1224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要点 .
低产茶园的茶叶产量,因树势的衰弱、发芽能力的降低、土壤性质的恶化和茶树的缺株断行等而造成减产。因此,改造低产茶园,一定要找准茶园低产的原因,因地、因树、因园制宜。主要应抓以下几条措施: 一、深耕改土 一是从茶行内侧距茶树主茎20~30厘米处,开挖一条带状肥
0评论2008-12-1224
低产茶园的改造 .
一、低产原因 茶园形成低产的原因有树龄过老、建园基础差、管理不善、采摘不合理,以致未老先衰,表现在茶树个体生理机能严重衰退、群体结构差,集中反映在单产低下。 二、改造技术措施 1.园改:园改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根据茶园坡度和水土流失的情况,对30度以
0评论2008-12-1225
茶条槭定向育苗技术 .
茶条槭为槭树科槭属落叶大灌木或小乔木,叶、果供观赏,叶型美丽。秋季叶色红艳,特别引人注目;夏季刚刚结出的双翅果呈粉红色,十分秀气、别致,是北方优良的观赏绿化树种,宜孤植、列植、群植,或修剪成绿篱和整形树。黑龙江省主要产于小兴安岭及以南山区;我国东北、
0评论2008-12-1253
机采茶园的建立与管理 .
近年来,茶产业已成为浙江省莲都区农村建设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至“十一?五”末,莲都区茶园面积将发展到5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然而随着茶园面积的迅速扩大,茶叶生产所需劳动力越来越多,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茶树修剪尤其是茶叶采摘的大量花工已成了茶叶
0评论2008-12-1231
夏秋季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技术 .
一、苗圃制作 1.选地。要求没有种过烟叶、麻类和蔬菜的黄壤,亦可选用沙壤或红壤;土壤pH值4.5~5.5,0~15厘米土层有机质含量1.5%以下;要求浇水便利,并靠近水源的下方。 2.整地。先将土壤全面深耕25~30厘米,再将表面20厘米土壤重新精整若干遍,确保土碎地平。 3.作
0评论2008-12-1231
防止茶树开花措施 .
每年夏、秋两季,茶树既有当年茶芽形成,出现花蕾,又有上年果实发育成熟,形成“带子怀胎”现象,影响丁鲜叶的产量和品质。为提高茶叶产量利品质,特介绍防止茶树开花的措施如下: 1.喷洒赤霉素。在花芽生理分化旺盛期,每亩用赤霉素100毫克/千克加2%尿素水溶液75~100
0评论2008-12-1223
茶叶新良种介绍 .
(一)、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二倍体。 来源及分布:由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今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学系)于1963-1999年从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茶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浙江、重庆等省市有引种。 特征: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
0评论2008-12-1226
衰老茶园的改植换种 .
1.深挖老茶树,连根拔起。注意清除残根。 2.实行深翻,结合施足底肥。翻垦深度50~60厘米以上,有条件的可进行土壤消毒。消毒剂常用的有二溴乙烷(EDB)及氯化苦等。确定茶行后,按茶行开种植沟,深50厘米、宽60厘米,种植沟内施足底肥,每亩施人畜肥2~3吨,加饼肥200
0评论2008-12-1220
无公害茶园的建立与管理 .
浙南山区丽水市是中国生态第一市,莲都区是丽水市人民政府驻地,地处瓯江中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春季回暖早。区内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100~900米的山间,全区现有茶园2.14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投产1.8万亩,年产量356吨,产值3400万元
0评论2008-12-1226
茶园除草剂使用技术 .
茶园杂草对茶树的危害很大,它与茶树争夺土壤养分,尤其在天气干旱时情况更为严重。此外杂草还会助长茶树病虫害的滋生蔓延,给茶树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不利影响。人工锄除杂草效果较好,但工作效率不高,寻找安全、高效的除草方法显得翕加重要。茶同化学除草是一项新的技
0评论2008-12-1228
无公害茶叶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
栽培技术 1.选择适栽园地新建茶园的选址应远离工厂、矿山、医院等,空气、水源、土壤未受污染,背风向阳、25度以下的山坡或丘陵缓坡,土壤PH值4.5~6.5,游离碳酸钙≤0.5%,土壤厚度50厘米以上砂壤土。建园前应全面深翻,并在种植沟内施优质土杂肥每亩(667平方米)600
0评论2008-12-1227
退耕地林下种茶技术 .
湄潭县是贵州省优质茶叶产区之一,素有“中国西部茶乡”之称。2002~2005年,全县累计实施退耕还林面积6507hm2,其中2333hm2适宜林茶间作。在退耕地上进行林下种茶,既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又可以促进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使土地资源进一步得到最佳利
0评论2008-12-1230
白芽奇兰茶的种植技术 .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作物,建设新茶园是茶叶生产的基础,只要种好,就可长期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必须认真抓好质量,从基础工作开始,认真进行选地和开园,以达到长期高产优质的目的。白芽奇兰的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是个统一体。园地好坏与质量品质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在选
0评论2008-12-1228
争取夏秋茶效益的当务之急:春茶采后加强管理 .
今年元月我省遭受了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严重地影响了春季名优茶生产。为减少茶农的经济损失,尽量提高夏秋茶产量质量,建议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合理整枝。春茶采摘结束后,及时整枝修剪,修剪深度在3厘米左右,以平整树冠层为度。 及时追肥。春茶后应及时追肥。
0评论2008-12-1226
世界珍稀白茶在江西靖安培育成功 .
0评论2008-12-1229
冬季茶园管理技术 .
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研试验表明,冬季茶园的管理主要应从土肥管理、树冠管理和病虫防治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土肥管理每年在茶树地上部分停止生长之后施给的肥料称为积肥。积肥的作用在于保证入冬时根系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同时为翌年春茶萌发提供养分。据测定,春季
0评论2008-12-1234
茶园春季管理技术 .
一、幼龄茶园管理 1、合理间作:闲行严格按照规范套种要求,套种作物以豆科为主,与茶带相距30厘米以上,严禁套种高杆及攀沿作物,忙行严禁套种。 2、合理疏苗、培育壮苗:对丛生密植茶园,按每穴留3―5株壮苗的要求,除去弱小茶苗,培养健壮茶苗,疏苗时使用枝剪
0评论2008-12-1227
茶叶采摘时的注意事项及采后之处理 .
茶叶采摘时应注意下列诸点: 1.茶树如经剪枝,则采摘面以下之茶叶不宜采摘,俾使旁枝浓密,树势整齐而旺盛。 2.采摘应按行列次序逐行进株探清,不可选芽叶多者采摘而芽叶少者漏摘,以免减少产量。 3.采摘时应严格规定采摘之标准,并严格执行之,使品质划一。 4.须注意留
0评论2008-12-1226
茶园秋末冬初管理措施 .
一些茶农往往忽视茶园秋末冬初的管理,只抓翌年春季的管理,特别是一些农户重采轻养,会加速茶园的衰败。为了保证茶树的正常生长、恢复茶园的地力和协调树体营养,必须搞好茶园的秋末冬初管理: 1、秋季适当留叶。茶树要保留一定的叶面积越冬,以利光合产物的积累。因
0评论2008-1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