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植物技术首页 植物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绿色食品柑桔的栽培技术

2011-02-17 00:002180丽水农技110
本技术以绿色食品生产的各项准则为依据,根据近年一些研究工作及国内外的一些相关技术成果,初步总结出一套绿色食品柑桔的栽培技术,供参考。

  一、绿色食品柑桔生产基地的选择(略)。

  二、土肥管理技术

  l、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根据《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生产AA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主要有堆肥(经高温发酵)、沤肥(在淹水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厩肥、绿肥、作物秸秆、泥肥(未受污染)、饼肥等农家和商品有机肥料、有机复合肥(有机和无机物质混合或化合制成的肥料)、无机(矿物)肥料(包括矿物钾肥、硫酸肥、磷矿粉、钙镁磷肥、石灰和粉状硫肥等)以及叶面肥料等商品肥料。农家肥原则上就地生产就地使用,外来农家肥应确认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商品肥料及新型肥料必须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登记认证及生产许可。

  生产A级绿色食品除可使用上述肥料外,必要时还可有限度地使用部分化学合成肥料,但禁止使用硝态氮肥。使用化肥时必须与有机肥或微生物肥料配合使用,有机氮与无机氮的比例宜控制在1:1左右。

  2、施肥方法。肥料使用必须使足够数量的有机物返回土壤,以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生物活性。所有有机或无机(矿质)肥料,尤其是富含氮的肥料应以对环境和作物(营养、味道、品质和植物抗性)不产生不良后果的方法使用。最后一次追肥不能迟于收获前30天,最后一次叶面肥喷施不能迟于收获前20天。通常一年中肥料的作用主要分两次,即采后肥和壮果肥。施肥量视品种、树龄、树势、园地条件及土壤条件等不同而有所差异。采后肥约占全年施肥量的30%~50%,以有机肥为主,可以采用腐熟的饼肥搭配适量的复合肥,也可用尿素+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硫酸钾代替复合肥。采果后应尽早施入。树势明显衰弱,且上年采后肥施用不足的,可施少量的芽前肥。芽前肥应以有机肥和无机速效肥配合,有机肥占总施肥量的50%以上(以纯氮计),氮、磷和钾的比例控制在1:0.8:0.8左右。应避免芽前肥施用过多,特别是无机速效肥过多,造成春梢过旺生长。壮果肥以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时期为6月中旬前后。一般情况下,按每亩产2吨计,可施氮肥(N)10公斤,磷肥(P2O5)6.5公斤,钾肥(K2O)10公斤。如果施用了充足的芽前肥,且以有机肥料为主,那么壮果肥的施用量应减少,防止用量过多而引起果实品质的下降。如树势偏弱,则壮果肥适当增加,或在7月上中旬至8月上中旬再增施一次少量的促梢壮果肥。对早熟温州蜜柑、早桔以及结果性能良好或者结果多而树势弱的树,壮果肥可适当提早到6月上旬;对本地早蜜桔、脐橙以及结果性能差的品种,则应延至生理落果后期的6月下旬施用。对结果量少的桔树,所结果实多为粗皮大果,施用壮果肥会使这种倾向更为明显,可少施或不施壮果肥。

  除上述的土壤施肥外,必要时还可以辅之以根外追肥。

  3、土壤管理。柑桔通常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6.2,偏低的可以施用石灰矫正。如PH值为5.0―5.4,每亩可施石灰50―80公斤。施用时可进行浅中耕,与土壤混合,而对PH值高于7.0,呈中性至碱性反应的石灰土、紫色土和滨海盐碱土,应少施或不施碱性化学肥料,宜施用有机肥和酸性或中性化肥,也可每亩施石膏40公斤。有机肥的施用促进了土壤的综合改良,保证了柑桔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同时,在桔园中实行生草栽培,割草覆盖,既可避免水土流失,又增加土壤有机质。

  三、病虫防治技术

  1.防治原则

  以保健栽培为基础,发挥桔树自身补偿能力和自然天敌的控制任用,改善桔园生态环境,合理组配农药应用技术,达到减少用药次数、降低防治成本,优化病虫治理措施,确保柑桔优质丰产稳产的目的。

  2.防治方法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总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根据病虫发生、发展规律,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等措施,经济、安全、有效、简便地控制病虫害。

  3.防治措施

  ⑴、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植物检疫制度防止检疫性病虫蔓延、传播。

  (2)、农业防治

  ①做好品种合理布局、避免混栽;

  ②加强培育管理,健壮树势。促进桔园群体和个体通风透光,创造有利于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使之不利于病虫的发生;

  ③合理修剪,及时清除病虫危害的枯枝、落叶、落果、减少病虫源;

  ④抹芽控梢,统一放梢,减少病虫基数,减少用药次数。

  (3)、保护和利用天敌,发挥生物防治作用,用有益生物消灭有害生物,扩大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应用范围,以维持桔园生态平衡。

  ⑷、加强病虫预测预报,做到及时、准确地防治。

  (5)、化学防治:

  ①减少化学农药应用,控制环境污染,提倡人工治虫,可以用人工防治的不用药剂防治;可以点治或挑治的不全面施药;

  ②进行化学防治时,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和对天敌杀伤力低的药剂。对症下药合理使用,注重喷药质量,减少用药次数,交替使用机制不同的药剂,延缓病虫抗菌性。

  4、主要防治阶段

  (1)、2月底至3月初,此时气温渐升、雨水充沛、树体耐药力强,使用广谱无公害药剂防治蚧类(包括粉虱、地衣、苔鲜等),保证良好的杀虫效果,使病虫害群体数量下降到最低水平,对桔树比较安全,对天敌影响小。

  (2)、4月至5月以防治疮痂病为主,兼治蚜虫、螨类。

  (3)、5月下旬至6月中旬以防治第一代蚧类、粉虱为主,兼治疮痂病和螨类。

  (4)、7月至8月,由于高温干旱,病虫发生属低峰期,而天敌春夏繁殖数量较多,可发挥天敌控制的作用。重点观察锈壁虱和潜叶蛾的发生动态,及时进行挑治。

  (5)、9月至10月,药剂防治的重点以红蜘蛛为主,兼治三代蚧类、粉虱,达到健壮树势、保叶过冬、增进品质的目的。

  (6)、采果后至12月10日前,以防治红蜘蛛为主,减少越冬基数。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柑桔黄龙病防治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
近来,我们下乡发现某个农资店老板说柑桔黄龙病不可能通过木虱传播,只要施用该店的肥料就能完全治好发病果树等等。国内外许多专家自1956年一直对柑桔黄龙病进行了研究,对该病的发病病原、发病规律和防治对策已基本研究清楚,柑桔黄龙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而绝不是肥料......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品种的地域性,请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0评论2011-09-09385

柑桔木虱生物学特性观察及其与黄龙病的关系.
柑桔木虱一般以成虫越冬,没有嫩芽不会产卵,若有冬芽萌发,则可见卵和若虫。田间一年大约发生5~6代。成虫产卵于初发的嫩芽上,被害芽畸形扭曲,严重被害时脱落。一般在芽长0.5~5厘米左右产卵较多,多者一芽可达100~200粒。 木虱成虫以秋梢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发生......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品种的地域性,请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0评论2011-09-09430

柑桔六星吉丁虫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1形态特征成虫外部形态略似叩头虫,长约10~12毫米,灰蓝色或蓝黑色,略具光泽。卵扁圆形,长约0.9毫米。初产时为乳白色,后为橙黄色。蛹长约10~13毫米,最宽处为4~ 6毫米,略似南瓜子。初期蛹全身为乳白色,继则眼呈酱褐色,其他部仍为乳白色。大多数蛹是裸体。老熟......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品种的地域性,请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0评论2011-09-09351

柑桔幼树主干入土过深的矫正.
笔者进行调查,发现1~4年生幼龄桔树普遍存在主干埋入土中过深致使桔树生长不良的问题。1990年分别采取两种措施进行矫正,获得明显效果。 扒土露颈此法主要针对已定植两年以上,主干入土深度不到17厘米的幼树。即在3月份扒开主干周围的泥土,使呈“V”字形,微露根颈部......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品种的地域性,请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0评论2011-09-09424

柑桔运输包装的改进长方形竹篓.
四川省柑桔运输包装,30多年来一直沿用容量25公斤的梯形竹篓,存在着果实腐损较大、装车空间利用率低、运输成本高等问题。为此,江津县从1988年起开始了改进运输包装的研究。经过两年对4种竹篓的比较,选定了容量20公斤的长方形竹篓,并于1990年起试用,获得明显的经济......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品种的地域性,请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0评论2011-09-09302

柑桔周期性冻害问题的探讨.
笔者根据较完整的1949~1994年太阳黑子值资料和湖北同时期内冻害纪录分析,发现湖北柑桔大冻,多出现于以22年为双周期(即约11年一轮的小周期和22年一轮的大周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1973年笔者预报1976年前后将有一次较大冻害发生。以后在1975/1976年冬,川、黔、滇、桂......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品种的地域性,请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0评论2011-09-09359

柑桔春季高接套袋显著提高成活率.
柑桔高换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秋季高换时间长,而春季高换时间短,但春季采用切接法,恢复树冠快,一般当年高换当年能形成树冠,第2年挂果。为充分利用春季高换时间,我们于1994年3月中旬(旬均温19.7℃)进行了套袋和不套袋高换试验。结果套袋高换成活率达91.2%,不套......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品种的地域性,请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0评论2011-09-09391

柑桔喷施防落素试验小结.
10年生尤力克柠檬,20年生罗伯生脐橙和18年生宫川温州蜜柑为试材,设3种处理:①喷1次防落素,即谢花后分别喷布20、30、40、50、60ppm;②喷两次防落素,即谢花后喷布20ppm,第二次生理落果前喷30ppm;③喷清水(对照)。 试验结果表明,在4个柑桔品种上各处理间对着果率......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品种的地域性,请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0评论2011-09-09338

柑桔两刀芽接法.
近年来,我们在长方形芽接、芽片腹接的基础上,以及“三一”芽接法的启示下,综合其各自的优点,将原两刀削芽改为一刀削芽,两刀切砧改为一刀切砧,将芽长由1~1.7厘米改为1.7~2.3厘米。 切砧在砧木主干离地面10~20厘米的平滑处,以锋利的嫁接刀从上至下,先轻后重,......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品种的地域性,请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0评论2011-09-09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