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黄瓜霜霉病俗称黑毛、火龙、跑马干,各地普遍发生,是危害黄瓜最严重的病害之一。
1.症状识别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发病,在子叶上出现褪绿斑点,扩展后变黄褐色不规则病斑,湿度大时其背面 产生灰黑色霉层。病情严重时,子叶变黄干枯。成株期发病,主要是叶片表现疲状,多先由中部叶片发病,逐渐向上、下部叶片扩展,最后除顶部几片小叶外,整株叶片发病。叶片发病,初时出现水浸状浅绿色斑点,扩展很快,1―2天内因扩展受叶脉限制而出现多角形水浸状病斑。尤以早晨水浸状多角病斑十分明显,中午稍隐退,反复1―2天,水浸状病斑开始变黄褐色,此时湿度大时病斑背面出现灰黑色霉层。病重时,叶片布满病斑。 病斑互相连片。致使叶片边缘卷缩干枯。最后叶片枯黄而死,叶片易破碎。
2.病原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BerkisCurt)Rostov 称古巴拟霜霉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孢子囊梗单生或2―4根束生由气孔伸出,无色,主干细长,上部近单轴分枝,分枝2―3次,分枝末端叉状。分枝末端着生孢子囊。孢子囊单胞,无色至淡褐色,卵形或椭圆形,顶端具有乳头状突起。病菌除危害黄瓜外,还危害其他瓜类。
3.发病规律黄瓜霜霉病菌是专性寄生菌,离开黄瓜植株不能长期存活。在南方温暖地区可在田间发病植株上越冬,在北方寒冷地区可在温室生产的黄瓜植株上越冬。北方冬季没有黄瓜种植的地区,最初菌源来自于南方或邻近早发病地区。孢子囊靠季风刮来,侵染黄瓜发病后形成中心病株。中心病株发病后所形成孢子囊,借风、雨向四周传播蔓延。环境条件适宜,孢子囊迅速萌发放出游动孢子,几个小时就完成侵入。潜育期3―5天,一般队出现中心病株到全田发病,大约仅10―15天,故此病极易爆发流行,造成严重损失。 病害发生与温、湿度关系极为密切。病菌喜温、湿条件,萌发和侵入需叶面有水滴存在。低于15℃或高于28℃不利于发病,发病适宜温度为15―22℃。叶面存在水膜(滴时),孢子囊1.5个小时即可萌发,2个小时左右即可完成侵入而引起发病。病斑形成后,相对湿度达到85%以上时,4个小时病斑上就可产生出孢子囊。条件适宜病菌由气孔侵入到发病,潜育期只有3―5天,因此,一个生长季病菌可侵染多次。一般情况下,温度条件容易满足而且相对稳定,而湿度和雨量条件变动较大,因此也就成为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决定性条件。温室大棚黄瓜,如遇雨淋或因温、湿度控制不当,放风不好,灌水过勤,灌水量过大,或傍晚灌水,均易使叶面长期保持水膜,而利于霜霉病发生和流行。植株生长势弱,病势明显加重。黄瓜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黄瓜霜霉病无公害防治技术
(1)症状和流行规律霜霉病俗称“黑毛”或“跑马干”,具有发病快、危害重、易流行等特点,是黄瓜最主要病害之一。发病初期,叶面出现水渍状斑点,逐渐变黄绿色,病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斑块,最终变成黄褐色,病斑连片后,叶片枯死。空气湿度大时,病叶背面生成
0评论2008-12-2941
黄瓜霜霉病防治
真菌性病害,该病在黄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初发病时,叶背出现水渍状淡黄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因受叶脉的限制形成多角型黄色型。发病严重时小病斑汇成大病斑,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背面长出灰褐色的霉层。病叶由下向上发展,严重
0评论2008-12-2942
黄瓜霜霉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可根据保护地栽培时期和形式,因地制宜选用津研3号、津研4号、津研6号、津杂2号、碧春、中农5号等;日光温室使用的密刺类型品种虽不抗病,但耐低温、弱光,早期丰产好,适于栽培技术和防病水平高的地区选用。②培育壮苗。定植时注意密度要
0评论2008-12-2946
黄瓜霜霉病生态防治的技术
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侵害黄瓜的功能叶片,传播迅速很快,对生产危害极大,严重的甚至达到毁田的地步,在这里介绍一下黄瓜霜霉病的生态防治技术。 一、以降低生产棚环境中的湿度为中心措施尽量采用膜下供水,有条件的可采取滴灌技术,杜绝大水漫
0评论2008-12-2940
黄瓜霜霉病生态防治技术
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侵害黄瓜的功能叶片,传播迅速很快,对生产危害极大,严重的甚至达到毁田的地步,在这里介绍一下黄瓜霜霉病的生态防治技术。 一、以降低生产棚环境中的湿度为中心措施尽量采用膜下供水,有条件的可采取滴灌技术,杜绝大水漫
0评论2008-12-2940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措施
主要症状主要为害叶片,病叶正面有黄绿病斑,叶缘和叶背有水浸斑,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斑,潮湿时叶背面有黑灰色霉层,后期病叶卷曲形成黄干叶,易破碎。 发病原因属真菌病害。病菌借助叶片上的水滴侵入叶肉,靠空气流通和田间操作传播。当气温在20℃―24℃时,
0评论2008-12-2942
黄瓜霜霉病
0评论2008-12-1261
黄瓜霜霉病防治现状及综合防治措施
黄瓜霜霉病是湖南省黄瓜生产上最常见的病害,该病在各个黄瓜产区均有发生,具有发生快、流行迅速等特点,经常造成黄瓜生产的重大损失,发病田,严重可减产10%~30%,局部田块可导致植株死亡率50%以上,甚至绝收。黄瓜发生该病后,叶片枯黄,结瓜少而小,拉秧提前或未结
0评论2008-12-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