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主要症状 病叶有水浸状淡褐色病斑,后期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斑,潮湿时叶背面有乳白色菌脓,干燥时呈白色薄膜状(故称白干叶),质脆易穿孔。病茎纵裂呈水浸状腐烂,干枯后变为褐色。
发病原因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属于细菌性病害。病菌在种子上越冬,通过气孔或伤口侵入植株,借助气流和灌溉水传播。在气温24℃―28℃,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并进行种子消毒。 (2)加强管理,预防高温高湿。 (3)发病初期,喷50%琥珀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喷施200单位农用链霉素,也可喷施1:2:300波尔多液,或1:4:600的铜皂液,或30%细菌杀星600-800倍液等药剂。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
青岛市的一位菜农电话询问黄瓜瓜条上长了一些水浸状的小斑点,这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扩展? 这种病害为黄瓜的细菌性角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有时也侵染茎。在果实上的为害状是先出现水浸状的小斑点,扩展后连片,病部溢出大量的污白色的菌脓,受害瓜条
0评论2008-12-2941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无公害防治技术
(1)症状和流行规律幼苗子叶发病,产生圆形水浸状病斑,凹陷褐色,干枯。成株期发病,叶片上初生针头大小水浸状斑点,扩大成多角形,黄褐色。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上虽乳白色粘液菌脓,干后呈白色粉末状,病斑质脆,易穿孔。茎、叶柄及幼瓜上病斑为水浸状,近圆形淡灰色
0评论2008-12-2942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技术
据了解,目前已进入开花期的大棚黄瓜,有细菌性角斑病发生,须及时防治。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5℃-28℃,由于今年初春气候偏暖,使大棚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提前发生。该病多从黄瓜的叶片开始侵染。初见叶片背面出现水渍状圆形褪绿斑点,稍扩大后因受叶脉限
0评论2008-12-2943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0评论2008-12-1263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的措施
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发生逐渐加重。夏季是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高发季节,应及早采取措施防治。 黄瓜苗期至成株期均能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偶尔发生在瓜和蔓上。叶片染病,先出现褪绿小点,以后扩大,病斑受叶脉限制呈灰白色或黄褐色多角形。湿度
0评论2008-12-1270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近几年,随着各地蔬菜保护地面积的迅猛发展,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日趋严重,成为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苍山县的黄瓜角斑病发生较为普遍,露地和保护地都有发生,同时,由于黄瓜角斑病的症状类似黄瓜霜霉病,所以防治上易混淆;造成严重损失,故应注意识别和防治。 一
0评论2008-12-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