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植物技术首页 植物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水稻节水栽培新技术

2010-10-26 14:326910本文作者网络
    水稻浅、湿灌溉,是间断灌水的灌溉技术,构成不和湿润反复交替,浅、湿、干灵活调查节的一种节水灌模式。即插秧、返青阶段,保持2周浅水发蘖前期浅湿灌,发档期至拨节期适当晒田,孕穗至开花浅水,灌将成熟期则干干湿湿,适当晚断水,做到后水不见前水,是一种促控结合,适时供水调氮的灌技术,稻和省水低耗,高产稳产。

  推广浅、湿灌溉技术能增产的机理:

  1.防止水稻根和早衰,消除生产障碍。

  2.符合水稻的需水规律和要求,发迹了传统的淹水灌溉习惯。即满足水稻的生理需水,节省了生态需水,在保证增产的前提下,降低了灌溉定额,提高了灌溉水的经济效益。

  3.使水、肥、气、热等因素得到合理调整,提高了土壤肥力,并为水委生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有利于各个产量构成因素和高产方向转化。能促进水委生育性状的改善,有效分蘖率高、秆壮、防倒伏。

  5.改善稻株的体结构和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控制和减轻病虫害。

  6.推广浅湿干节水栽培是发展水稻生产的需要,是长久之计。

  浅、湿、干间歇灌溉好处是:

  1.提高灌溉水的生产效益,浅湿亩用水量为400-450立方,亩产量550-600公斤,1立方米水生产稻谷 1.3公斤。淹水灌亩和水量560-700立方,亩产量是510-550公斤,水的生产效益是0.9左右。

  2.稻田一状况得到改善

  稻田积温增加,据调查,从移栽到成熟田间水温增加76.2-165.2土壤积温增加63.5。

  稻田土温日温变幅大。芬蘖期田间土温:湿润的温差6.4-7.3,水层淹灌仅为5-6。昼夜温差:湿润灌为4.2-4.6,淹水灌为3.8-4.0。土温日变幅大,可促使分蘖早生快发。在生育后期抽穗至乳熟期的昼夜温差,温润灌为2.6-3.1,淹水灌的为1.6-1.7。浅湿灌在温度高,有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浅湿灌光照好,淹水光照不足。

  3.水稻的生育性状得到改善

  增强根的活力。试验结果表明浅湿灌溉根的吸收力是淹水灌溉的1.33倍。根系活力增强是地上部生长和形成产量的物质基础。

  提高分蘖力和有效分蘖数。据调查,在相同条件下,单株分蘖数:湿润灌为4.15个,浅水灌为3.68 个,深水灌为3.4个。浅湿灌分蘖力强,分蘖高峰提高4-5天,有效分蘖率高13%。

  促进生育转化。试验表明,湿润灌溉能促使水稻从营养生长适时向生殖生长转化。在生殖生长直面积指数高,功能叶片多,一次分蘖多,根冠比大。在乳熟期,浅湿灌植株淀粉、纤维素含量增多,碳氮比增大,为高产创造条件。

  有利于改善稻株的生长形态。浅湿灌的根系发育好,须根多,根毛多;根的吸收机能好。基部节间短,直较硬,茎叶生长协调,不倒伏。

  有利于提高产量。浅灌比长期淹灌的,在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上均有增加。如黎优57浅湿灌146 粒,长期淹灌108粒;结实率分别为91.14%和90.17%;千料重加1克;亩产14.0%。(鱼塘镇)

  来源: 四川农经网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覆膜栽培水稻很环保.
  1月19日,记者从省农科院土肥所承办的“2011年永续农业先锋中期会议”获悉,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对我省覆膜水稻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一个稻季的

0评论2011-10-14498

超级稻的三定栽培法

0评论2010-11-231004

水稻有机栽培技术
水稻有机栽培具有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维护水资源、环境保护、废弃物再利用及适应大众消费需求等多重意义,所以水稻有机

0评论2010-10-26894

施点石灰水稻高产
土壤酸碱度(PH值)通过对作物养分的有效性、土壤的结构性等的影响来刺激作物的生长发育。稻田土壤根据PH值不同可分为强

0评论2010-10-26786

水稻大中棚育苗技术要点.
一、大中棚建造竹木结构,一般100平方米,建造成本300-500元。高1.5-2.5m,宽5-8m。在播前10-15天,选用0.08mm以上的无滴防老化兰色膜。二、品种选择及播种1、选种2、作床:...

0评论2009-02-22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