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植物技术首页 植物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桃疮痂病

2013-12-27 21:0142080
      症状:
      桃疮痂病又名黑星病,主要危害桃树果实、枝梢和叶片。果实发病先发生暗绿色圆形斑点,渐扩大,严重时病斑融合连片,随果实增大,果面往往龟裂。当果柄被害时,病果常脱落。枝梢染病后,起初发生浅褐色椭圆形斑点,边缘带紫褐色。秋季病斑表面呈紫色或黑褐色,微隆起,常流胶。翌年春季,病斑变灰色,产生暗色绒点状分生孢子丛。叶片初发病时,叶背出现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灰绿色病斑,渐变褐色或紫红色,后期形成穿孔,严重时落叶。

     病原:
     疮痂病[Cladosporium car pophilum Thum.]属半知菌亚门芽枝霉属。菌丝主要在表皮下蔓延,不深入果实内部。分生孢子梗丛生于子座上,突破角质层外露。分生孢子梗淡褐色,屈曲状有分隔。分生孢子单生或串生,椭圆形,无色,单胞或双胞,大小为15—23×4—6微米。菌丝孢子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19—28℃。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地面僵果或树上枝梢病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从皮孔、气孔或伤口侵入,进行初侵染。该病菌从花期到果实成熟期均能侵染,生长期条件适宜,病部分生孢子可进行再侵染。枝条多在夏末发病,秋季产生分生孢子,对当年再侵染起作用不大,但对于病菌越冬和翌年春季初侵染有重要作用。春季和初夏降雨是影响此病能否大发生的主要条件,果园低洼潮湿或枝条郁密也能促进发病。早熟品种发病较少,中晚熟品种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力:适当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合理修剪,注意桃园通风透光和排水。(2)清除菌源:秋末冬初结合修剪,彻底清除园内树上的病枝、枯死枝、僵果、地面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初侵染源。(3)及时防治害虫:及时喷药防治害虫,减少虫伤,以减少病菌侵入的机会。(4)喷药防治:落花后半月至6月间,每10~15天喷药一次。常用药剂及浓度: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大生M-45800倍液等。(5)加强贮藏、运输期间的管理:桃果采收、贮运时尽量避免产生伤口,减少病菌在贮运期间的侵染;果实贮藏前及时捡出病果。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桃花缩叶病防治技术.
一、症状与为害  该病在南方时有发生,病重时引起枝枯,影响观赏。该病主要为害叶片。早春展叶时叶缘向下卷曲,病叶局部或整叶增生成疱

0评论2010-08-22500

桃潜叶蛾的防治技术.
1.危害及发生规律:桃潜叶蛾主要以幼虫潜食叶肉组织,在叶中纵横窜食,形成弯弯曲曲的虫道,并将粪粒充塞其中,最终干枯、脱落。该虫每

0评论2010-08-20632

油桃防治一苹毛金龟子方法.
  【形态与为害状】成虫体长9~12毫米,体卵圆形,头胸背面古铜色,鞘翅茶褐色,具淡绿色光泽。苹毛金龟子是一种杂食性害虫,成虫在花期取

0评论2010-08-19578

桃流胶病的症状是什么?.
桃流胶病的症状: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流胶症状表现不同。侵染性流胶病,1瓣生枝出现瘤状突起,1至4毫米大小,翌年5月瘤皮开裂溢出胶液。

0评论2010-08-17633

桃树虫害:桃畸果瘿螨发生的症状.
桃畸果瘿螨(Eriophyescatacardiae)又叫桃下新瘿螨。国内报道在河北省石家庄、保定、唐山等地有分布。寄主为桃树。桃畸果瘿螨主要为害

0评论2010-07-05793

大豆蚜、桃蚜.
识别要点:危害康乃的蚜虫有桃蚜和大豆蚜。桃蚜识别见非洲菊桃蚜;大豆蚜有翅孤雌胎生蚜体长0.96-1.25毫米,长卵形,黄色或黄绿色;腹

0评论2010-07-05618

桃的灰霉病.
是南方大棚栽培的桃树主要病害。以发生在花期和幼果为主,为害花、果,也害叶片。病果产生灰色霉层的病斑,扩大后,病部凹陷腐烂。叶上病

0评论2010-06-29628

桃假单胞杆菌穿孔病症状.
病原菌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果实和枝梢;除桃外,还侵害李、杏、樱桃等多种核果类果树,常与黄单胞杆菌穿孔病混合发生。叶片受害,病斑初

0评论2010-06-29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