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植物技术首页 植物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枣缩果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2011-02-01 23:526350本文作者新丰果业
新闻来源:中国农业网 

枣缩果病,又称枣萎蔫果病、枣雾蔫病等,是我国各大枣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缩果病的枣果首先在果肩或胴部出现黄褐色不规则变色斑,进而果皮出现水渍状、土黄色,边缘不清,后期果皮变为暗红色,收缩,且无光泽。果肉病区由外向内出现褐色斑、土黄色松软。病果吃起来味苦。果柄变为褐色或黑褐色。整个病果瘦小,于成熟前脱落。
一、症状与危害
  枣缩果病病原菌侵入正常果实以后,被侵害果实的发病症状一般有晕环、水渍、着色、萎缩和脱落几个阶段,但也不完全如此,枣果生长前期发生缩果病,病果在水渍期就脱落;生长中期发生缩果病,病果有的在半红时就脱落;而枣果生长后期发生缩果病,病果多在萎缩期未脱落就进入了采收期。

二、发病规律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缩果病是由细菌感染后引起的病害。发病与枣果外皮破损有直接关系。除自然磨损的枣果伤口可以传病外,主要由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壁虱、叶蝉和椿象等所引起的伤口传病。发病也与枣果的发育时期有关。在华北地区,一般于枣果变白至着色时发病。从气候条件上看,气温在26℃~28℃时,一旦遇到阴雨连绵或夜雨昼晴天气,此病就容易暴发成灾。缩果病以点片发生较多,一片枣园往往有几株树发病严重,一株枣树又往往有几个枝条发病严重等。另外,缩果病往往与炭疽病同时发生在一个枣果上或同时在枣园内发生,有时比较难以区分。两种病果的主要区别在于枣果的果核发不发黑。只患有缩果病的枣果,果核一般不变色而一旦感染上炭疽病后,它的果核则会变黑。

三、防治技术
  1.加强虫害防治工作,及时防止刺吸式虫害的发生及危害,如桃小食心虫、介壳虫、椿象、壁虱和叶蝉的危害等。前期喷施杀虫剂,以防治食芽象甲、叶蝉、枣尺蠖为主;后期8~9月结合杀虫,施用氯氰菊酯等杀虫剂与特谱唑(速保利)混合喷雾,对枣缩果病的防效可达95%以上。   2.加强果园土壤管理,在枣果变色转红期保持土壤湿润,预防或减少裂果的发生。   3.在枣果变色转红前后喷施“枣果防裂防烂剂,预防裂果和减少裂果的发生数量。每支10毫升,直接对水25~30千克全树喷洒,每7~10天一次,连用2~3次。   4.在枣果变色转红期的发病前后,喷50%的DT杀菌剂500倍液或12.5%的特谱唑粉剂3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用链霉素200个国际单位/毫升(即1000万个国际单位对水50千克)或土霉素200个国际单位/毫升、卡达霉素140个单位/毫升,作全树喷施。每7天喷施1次,共喷施2~3次。由于上述药剂的水溶液容易失效。特别是链霉素,故使用这些药剂时最好现配现用。   另外,缩果病往往与炭疽病同时发生在一个枣果上或同时在果园内发生,则需要同时进行防治。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枣细菌性疮痂病

0评论2011-02-01534

枣树病虫草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要以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优先选用农业和生态调控措施,注意保护利用天

0评论2010-12-03298

防治枣树的坐果率低六种措施.
1.重视整形修剪由于枣树枝芽类型和生长结果习性与其他果树不同,对修剪反应不敏感,因此必须因势利导,随枝造型,且修剪宜轻,应冬剪

0评论2010-12-03245

枣树的旱害及防治措施.
枣树抗旱能力相对是比较强的,俗名“铁杆庄稼”,但若长期干旱,满足不了枣树生长发育最低水分所需,将严重影响枣树生长发育和结果。1.

0评论2010-12-03240

枣树的主要草害: 田旋花.
田旋花(ConvolvulusarvensisL.)(1)俗名狗秧。(2)形态特征多年生根蘖杂草。全株无毛,茎蔓生,下部多分枝,地下具白色横走根。叶互生,有

0评论2010-12-0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