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拱棚西瓜的育苗技术 .

   2009-07-02 1640
核心提示:小拱棚西瓜栽培是西瓜春季提早栽培的一种形式。是将西瓜幼苗定植后,在其上部支起长30厘米~40厘米、宽40厘米~50厘米的拱形支架,用农用薄膜将幼苗覆盖,用来提温保湿,避免春季风沙侵害的栽培形式。其育苗技术如下: 一、建立苗床准备营养钵 北方多采用院内育苗。用长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小拱棚西瓜栽培是西瓜春季提早栽培的一种形式。是将西瓜幼苗定植后,在其上部支起长30厘米~40厘米、宽40厘米~50厘米的拱形支架,用农用薄膜将幼苗覆盖,用来提温保湿,避免春季风沙侵害的栽培形式。其育苗技术如下:

    一、建立苗床准备营养钵

    北方多采用院内育苗。用长3米~4米的竹片支成拱形,间距1.5米~2米,中间用立柱支起,苗床宽2米~3米,长度可根据育苗量的多少灵活掌握。

    因西瓜根系再生能力差,在起苗和运输过程中易受损伤,采用营养钵育苗可有效保护根系,使之缓苗迅速。

    营养土的准备将园土、圈肥、河塘泥、鸡粪按5∶2∶2∶1比例混合而成,并过筛拌匀。园土不能用种过西瓜的泥土。混合好后,每立方米床土加磷酸二铵1千克、硫酸钾0.5千克。另外,床土中可加5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80克~100克,拌土10千克~15千克,2/3做垫土,其余做覆土,可有效防治苗期猝倒病和炭疽病。

    每栽1亩西瓜需800个~850个营养钵。将准备好的营养土装入营养钵放入苗床摆好。

    二、播种

    1.播前种子处理选定品种后,先将虫蛀子、秕子等劣质子剔出,然后做发芽实验。发芽率在80%以上为良种,低于70%时应更换新种。接着将种子放入55℃水中浸种15分钟,将种子表面病菌杀死,自然冷却至25℃浸泡6小时~10小时,捞出后将种子表面黏膜搓净,然后催芽,经过催芽的种子在大部分露白后即可播种。

    2.播种时期及方法①播种时期:露地直播以当地终霜期已过,地温稳定在15℃时为宜,北京地区在3月上中旬。苗床育苗时可提前1个月播种。②播种方法:将一粒经过催芽的种子平放在营养钵穴中,深度1.5厘米~2厘米,有利于子叶脱壳。过深会造成出苗时间过长,甚至影响出苗;过浅易带壳出土。床土硬时会影响根系下扎,失水快,易造成落干。

    三、苗期管理

    1.温度管理在播种后至出苗前,温度可高一些,白天25℃~30℃,夜间17℃~20℃。幼苗顶土后,温度降至白天20℃~24℃,夜间15℃~17℃。如果不降温,幼苗下胚轴会急速伸长,容易形成高脚苗。

    2.湿度管理播种前已浇水的,出苗前不再浇水。床土干时可喷30℃温水。出苗后根据需要补充水分。一般土壤湿度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80%左右,即早晨太阳刚出时叶片上带有少量水珠为宜。

    3.光照草帘在不影响温度的前提下应适当早揭晚盖,以增加光照。在连阴天时,只要温度不低于15℃,也应适当揭帘,幼苗靠散射光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4.幼苗锻炼一般从定植前7天开始,逐步加大通风量,停止浇水和追肥,发展到白天揭膜,晚上盖上,最后达到昼夜不盖,使秧苗适应自然环境,选留壮苗。壮苗在炼苗结束后即可定植。

    壮苗标准:秧苗25天~30天达到2片~3片真叶;子叶和真叶肥大,叶色浓绿且有光泽;下胚轴粗壮;侧根多,根系发达;叶柄短且粗;叶绿组织、机械组织发达,光合效能强。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