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黑星病有何危害?症状怎样?如何防治? .

   2008-12-12 1790
核心提示:黑星病是蕉类不常见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叶片受害,早衰凋谢;病果外观差,商品价值低,贮运期易腐烂。感病的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叶面散生许多小黑粒(此为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病害逐步向中、上层叶片发展,导致大量叶片发病(但嫩叶很少发病)。挂果后,青绿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黑星病是蕉类不常见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叶片受害,早衰凋谢;病果外观差,商品价值低,贮运期易腐烂。感病的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叶面散生许多小黑粒(此为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病害逐步向中、上层叶片发展,导致大量叶片发病(但嫩叶很少发病)。挂果后,青绿色的果皮逐渐出现许多小黑粒,果穗向外一侧发病多于内侧,严重时穗轴及蕉果内侧也集生大量微小黑粒。果实成熟时,在小黑粒的周缘会形成褐色更为明显。初侵染源来自田间的病叶及病果,分生孢子随雨水和气流传播。每年春雨季节,成熟持分生孢子器喷溅出大量分生孢子,感染叶片及果实使之发病。高肥、密植的蕉园多病;挂历果后期最易感病;香蕉比粉蕉、大蕉易感病。

    防治方法:⑴注意田间卫生,养活初侵染源(参照香蕉叶斑病)。⑵断蕾后套袋护果。袋的规格为长80~120厘米,宽50厘米,厚0.3~0.4毫米的蓝色聚乙烯薄膜袋,袋身打小孔,以便夏天散热。具体做法是将果穗套入袋内,上端紧扎在果穗轴的基部,下部开口透气。套袋能阻止病菌随雨水转移到果实,并有一定的防寒作用,但盛夏期间容易引起果实灼伤。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40%灭病威胶悬剂600~800倍液喷雾叶片及果实,尤其应在果实断蕾后套袋前喷果为佳。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