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的虫害与措施 .

   2008-12-12 1230
核心提示:1、枣瘿螨(又名叶壁虱、灰叶病):成虫体长0.15毫米左右,初为白色,后为淡褐色,半透明。一年发生3-5代,一年有3次高峰,分别为4月中旬、6月中旬和7月中旬。以6月危害最重。主要危害叶片,也为害果实。叶片被害呈灰白色,叶肉增厚,变硬变脆,并向叶面卷曲,近看似叶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1、枣瘿螨(又名叶壁虱、灰叶病):成虫体长0.15毫米左右,初为白色,后为淡褐色,半透明。一年发生3-5代,一年有3次高峰,分别为4月中旬、6月中旬和7月中旬。以6月危害最重。主要危害叶片,也为害果实。叶片被害呈灰白色,叶肉增厚,变硬变脆,并向叶面卷曲,近看似叶片发灰,故名灰叶病。

  防潮措施:⑴发芽前喷波美5o石硫合剂。⑵枣树展叶后喷波美0.3-0.5o石硫合剂。⑶6-7月份为害盛期喷40%氧化乐果1000倍或2%速螨酮3000倍液等。

  2、桃小食心虫(又名枣蛆):成虫体长6-8毫米,虫体灰白至黄白色。一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附近土壤中越冬。幼虫于6月中旬出土,幼虫出土后做茧化蛹,10天后羽化产卵。幼虫孵化后爬行数小时后蛀入果内,约7月上旬为蛀果盛期。

  防治措施:⑴5月份以前,在树干周围堆30厘米厚的土或地面覆盖塑料薄膜,阻止越冬幼虫出土。⑵越冬幼虫出土盛期在树冠下地面喷洒农药,毒杀幼虫,可选用50%辛硫磷乳剂800倍液。⑶在蛾高峰期(羽化盛期)后5天,树上喷菊脂类农药2000-3000倍液。

  3、桃天蛾:成虫体长30毫米,深褐色,老熟幼虫体长80毫米,黄绿色,每年发生2代,成虫5月上旬羽化,白天静伏,傍晚活动,有趋光性。卵产于树枝阴暗处或树干裂缝内。1代幼虫5月下旬至6月中旬危害叶片,其食量很大。2代幼虫于7-8月开始危害。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