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 .

   2008-12-12 1080
核心提示:枣炭疽病源为半知菌亚门的GloelsporiumfructigenumBlerk(无性阶段),该病菌还为害苹果、梨、葡萄、核桃等多种果树。染病果实先出现红褐色斑点,之后病斑渐大,周围伴有淡黄色晕环,最后病斑颜色变为黑褐色,稍凹陷但再扩大发展缓慢,病斑形状多样化,有圆形、椭圆形或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枣炭疽病源为半知菌亚门的Gloelsporium fructigenum Blerk(无性阶段),该病菌还为害苹果、梨、葡萄、核桃等多种果树。染病果实先出现红褐色斑点,之后病斑渐大,周围伴有淡黄色晕环,最后病斑颜色变为黑褐色,稍凹陷但再扩大发展缓慢,病斑形状多样化,有圆形、椭圆形或梭形等。病斑里面的果肉由绿渐变褐色,坏死,呈黑色或黑褐色。果实一般不脱落,但在后期或病斑较多时往往易腐烂而脱落,少数干缩为僵果挂在树上。

    1、发生规律 该病菌可在脱落的枣吊上检到,随风雨飞溅传播或昆虫带菌传播如蝇类、蝽象类、叶蝉类等。此外,枣槐也可染病并携带病菌,以刺槐为防护林的园片有加重此病发生的条件。据资料介绍,该病孢子在5月中旬前后有降雨时便开始传播但此时离冬枣坐果期沿早。往往在果实近白熟期发病(约8月上、中旬)。另据介绍,分生隐匿民子在高温、高湿、多雨水情况下易于大生发生,最适萌发温度为28~32ºC,相对湿度为95%以上并南昌补充一定糖分,在此适合条件下,不足10小时可完成侵染过程,潜育期一般3~13天,有时长达40~50天以上,具潜伏侵染性。据此,该病于7月前后,由迁移范围大、发生较重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带菌及接种有密切关系,也有资料介绍,炭疽病与缩果病合并发生是造成大量落果的原因,但也与刺吸式口器害虫这害有密切关系。在近成熟时发病较轻。

    2、防治方法

    (1) 降低菌源基数,减少病源。对树下枣吊、落叶、病果等及时清除,也包括附近刺槐树的落叶及相关染病树种的病果、枯死枝叶等。尽量不用刺槐防护林,改用其他树种。

    (2) 农业栽培措施。见枣锈病部分。

    (3) 做好害虫防治,杜绝传播途径。对蝽象类、叶蝉类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做重点防治。

    (4) 化学防治。于发病期前的6月下旬先用一次杀菌剂消灭树上病源,可选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40%新星乳油800倍液等;临近发病期可结事枣锈病防治,于7月中、下旬喷1次倍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发病期的8月中旬左右,选用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第百万单位对水6~8千克)或10%多氧霉素1000倍液交替使用,并混入80%代森锰锌(喷克,大生M-45、新万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新星乳油10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使用浓度见说明),每10~15天1次,至9月上、中旬一般结束和药。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