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锈病的发生及防治 .

   2008-12-12 1110
核心提示:该病在我国各大枣区均有发生,其病源菌属担子菌纲,锈菌目,锈菌科,锈菌属,枣层锈菌,主要为害枣的叶子,受害树多在8~9月份大量落叶。发病初期叶背散生淡绿色小点,之后凸起呈暗黄褐色,以叶尖、基部及中脉两侧居多,叶正面则对应有绿色小点,呈花叶状,逐渐变黄,最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该病在我国各大枣区均有发生,其病源菌属担子菌纲,锈菌目,锈菌科,锈菌属,枣层锈菌,主要为害枣的叶子,受害树多在8~9月份大量落叶。发病初期叶背散生淡绿色小点,之后凸起呈暗黄褐色,以叶尖、基部及中脉两侧居多,叶正面则对应有绿色小点,呈花叶状,逐渐变黄,最后失去光泽,干枯脱落。落叶一般从树冠下部向上蔓延。落叶严重的树仅有枣果挂在树上,很难成熟,果柄受害易脱落。

    1、发生规律 由于该病在枣树芽中可检测到多年生菌丝活动,推测其病源菌可在病芽中越冬,可借风雨传播,6月中、下旬后的湿度状况是导致该病多次侵染的主要条件。6月底至7月初如有降雨,可在此时侵染,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和少量落叶,8月下旬大量落叶。据观察,雨季较早来临,高温高湿,树冠郁闭则利于该病提早大发生。干旱年份则发病轻或不发病。

    2、防治方法

    (1) 降低菌源基数:发病较重园片可结合早春刮树皮对树干、枝芽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齐,及时清扫夏秋季落叶、落果并烧掉,以减少病源菌传播。

    (2) 农业栽培措施:合理控制氮肥用量,避免枝叶徒长而造成的郁闭;合理控制株行距并适当控制内膛过密枝条,利于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增强树势;雨季应用时排除果园积水,防止过湿而带来的病害流行。

    (3) 化学防治:雨季来临较早时可于5月底至6月初(此时已有雨的情况下,可有夏孢子开始飞散),树上喷保护性杀菌剂,如倍量式波尔多液300倍液或0.3波美度石硫合剂;6月底至7月初再用一次倍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之后如无降雨,可在1个月时再用1~2次药即可控制为害;如有降雨,可在降雨后喷施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80%的大生M-45(喷克、新万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雨水较多时,注意雨后补喷交替用药。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