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1) 、形态识别:
①.成虫:雄蛾体长12毫米,雌虫稍大,触角棍棒状,各小世有白色环纹,后翅有细小的尾状突。
②.卵:园形,底平,顶端中部微凹,散产。
③.幼虫:体扁园筒形而短粗,紫灰黄色。老熟幼虫体长达16毫米,头小,缩入胸部。
④.蛹:被蛹。短园筒形,长13毫米。
(2) 、生活史及习性:幼虫历期14天,蛹期11天,老熟幼虫爬出树上表皮裂缝中化蛹。在福建省每所发生3代,第一代幼虫先为害荔枝早熟品种三月红,第二、三代幼虫喜为害龙眼,盛发期在每年6-7月份。
(3) 、防治方法:
①. 药剂防治:同荔枝蛀蒂虫,重点抓好在早熟种第二次生理落果前喷药,免繁殖扩散为害。
②. 人工捕杀:果园发现成虫活动,马上检查幼果,及时摘除虫害果,掌握老熟幼虫爬出树,在裂缝化蛹时捕杀。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