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寒地温室桃缺锌性生理障碍及防止对策 .

   2008-12-12 3350
核心提示: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双鸭山市一些浅山区的坡地上,栽培了一些温室桃,由于浅山区坡地上土壤多为砾底暗棕壤,栽培不当导致锌的吸收量低,出现了缺锌现象。对此,我们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矫治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主要症状,发病原因及矫治技术简介如下。 1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双鸭山市一些浅山区的坡地上,栽培了一些温室桃,由于浅山区坡地上土壤多为砾底暗棕壤,栽培不当导致锌的吸收量低,出现了缺锌现象。对此,我们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矫治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主要症状,发病原因及矫治技术简介如下。

    1 症状

    叶片褪绿,从基部叶开始向上发展为花叶,叶片变狭窄,叶小,皱缩,枝梢近顶部叶由于枝梢节间缩短而簇生,呈莲座状,由下而上落叶。枝梢节间缩短。病枝以下可再发新梢,新梢初期生长正常,但后期细弱,变形,颜色不匀,随着生长先端节间缩短。花芽少,果实小,畸形,无食用价值。

    2 发病原因

    砾底暗棕壤的土层较浅部分使桃树立地条件不好,加上栽树时没有针对性地挖大挖深树坑(穴)和回填黑土,生长过程中导致根系伸展不开,卷曲,吸收微量营养元素不良,最终缺锌。

    3 矫治技术

    3.1 栽树时有针对性地挖大挖深树坑(穴),要回填黑土,增施有机肥,要特别注意配施足量的锌肥,每株树施100 g-150g(克)硫酸锌,与回填的黑土和增施的有机肥混匀,填入树坑(穴),为树创造一个良好的立地条件,一般土壤施锌肥,肥效期较长,可维持3-5年。

    3.2 也可花后20d(天)喷0.1%-0.2%的硫酸锌溶液或 300mg/L(毫克/升)的环烷酸锌溶液。

    3.3 在病枝下端健部10cm(厘米)左右处涂抹0.5%硫酸锌溶液,环枝涂抹一圈,环涂部位长15 cm-30cm(厘米),也会收到满意的疗效。疗效可维持2-3年。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