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橙缺硼症状及治理技术.

   2010-06-22 青海农业信息网青海农业信息网1740
核心提示:缺硼症状主要表现为:上年秋梢叶片黄化,难以转绿,老叶叶尖呈褐黄色,叶片中脉肿大,主侧脉木栓化破裂;花器发育不良,畸形花、露柱花多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缺硼症状主要表现为:上年秋梢叶片黄化,难以转绿,老叶叶尖呈褐黄色,叶片中脉肿大,主侧脉木栓化破裂;花器发育不良,畸形花、露柱花多;幼果畸形,果实偏小,质地硬,表面凹凸状,果实剖开发现果心和果顶有褐色胶状物,中果皮海绵层特厚,是同期正常幼果的1~3倍。大部分幼果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脱落,仅存的少量大果亦在8~9月因裂果严重而基本无收。

柑桔缺硼的原因甚多,概括起来,约可分为绝对缺乏与相对缺乏两类。绝对缺乏即成土母质本身含硼量较低、因淋溶作用而损失以及随作物的收获而被带走。相对缺乏即土壤本身并不一定严重缺硼,但却常因一些其他原因,引起果树缺硼症的发生,其中较主要的因素有高温干旱或降雨过多以及施用氮、磷、钙过多。

柑桔缺硼症的防治,大体上可分治本和治标两类。治本措施一是采用抽槽换土,多施有机质肥,既活化底层土壤原有的硼,又再充分利用随雨水淋溶而进入底层,被吸附于土壤胶体表面的可溶性硼,这是解决硼问题的必由的治本之路。特别是在商品硼肥供应困难条件下,这一措施更显得突出重要。二是因地制宜,慎选植地。紫色页岩所分化的紫色土类,具有较高的肥力,缺素现象较少发生,应充分的加以利用。花岗岩风化的鼓眼砂等含硼量低,较易缺硼的土类,就应进一步放大行距,搞好抽槽改土,大种绿肥等。必要时,还应补施硼肥。治标办法一是直接施硼。直接将硼酸或硼砂施入柑桔根际,特别是将硼肥混入人粪尿中,使硼溶解后,用液肥施入根际,则效果更好。一般成年柑桔树,每次追施硼肥宜100~150克,轻病树可酌量减少,一次施用不宜过多,以免引起硼害。施用时,最好在树冠垂直投影内的树盘上,先扒开表土,以看见部分树根为度,再将硼肥在距主干数寸至1尺以外的树盘上环状或盘状均匀施入,施后最好覆盖部分有机质肥,然后盖上表土。通常根际施硼可2~3年一次,缺硼严重的树,可每年施1~2次,直至治好为止。二是根外喷硼。在高温干旱而又缺水的地区,液施较困难时,可在早春大量新叶展出的前后,采用根外喷硼的方法。新叶展出后的喷硼浓度以0.3%~0.4%较好,在新叶展出前的早春,可采用0.5%~0.8%浓度,夏秋温度较高时的新叶发生后,可采用0.2%~0.3%,如无新叶,可采用0.3%~0.4%。为了防止药害的发生,可在硼液中加0.5%的生石灰。根外喷硼每年可进行1~2次。喷硼天气,最好选择阴天或晴天的早晚温度较低,湿度较大时进行。三是防止过多施用氮磷钙肥。特别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地方,更应充分注意,以免破坏各类肥料间的生理平衡。四是保持土壤适宜的湿度。在尚未采用抽槽换土,增施有机质肥等措施,而土层又较粘重瘠薄的地方,一旦夏秋之交出现缺硼而又比较干旱时,宜及时进行灌溉,最好还应结合在树冠下进行覆草防旱,以保证接近地面的大部分根系,较多地吸取土壤硼肥,减轻缺硼程度(最好结合施硼)。在商品硼肥缺乏,一时又难于解决的情况下,树盘较厚地覆盖青草绿肥,并施以适量人粪尿,加速绿肥分解,亦可减轻缺硼为害。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