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1)注意改明浇为暗浇。采用地面覆盖薄膜在膜下浇水的办法。覆膜可阻止水分蒸发,降低棚内湿度。
(2)注意改大水漫灌为小水勤浇。棚内浇水不宜采用大水漫灌的方法,因大小漫灌会明显降低地温,增加棚内湿度,严重时还会因地温降幅太多而影响树体和果实的生长发育。棚内浇水应是小水勤浇,即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大,而次数则要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加。
(3)注意各部位水量要适当。大棚各部位的温度相差较大时,浇水量和次数也要有区别。大棚南部(或靠近火炉烟道热源的地方),土壤水分蒸发量大,浇水量及浇水次数适当多些,大棚东西两侧及北部温度较低,日照时间短,浇水量和浇水次数应适当少些。
(4)注意通风排湿。棚内浇水后还应注意通风排湿,以利减少病害发生,如全棚适当撒些干制草木灰吸潮杀菌效果更好。通风时间和次数要根据树种、品种生长特性并结合棚内温度调节来进行,一般从扣棚膜到开花相对湿度要保持在70―80%;花期50―60%;果实生长膨大期40―50%;果实着色期50%左右。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