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果树微环境如何调控? .

   2008-12-29 700
核心提示:设施内温度、光照和空气成分等微环境调控是设施栽培成败的关键,要根据果树不同品种、不同时期(发芽、开花、坐果等)对其不同要求,进行有效地调控。 1、温度调控。为了保证地温和气温一致、果树地下部和地上部生长协调,主要做到两点:一是扣棚前20―30天,树冠下部覆盖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设施内温度、光照和空气成分等微环境调控是设施栽培成败的关键,要根据果树不同品种、不同时期(发芽、开花、坐果等)对其不同要求,进行有效地调控。 

    1、温度调控。为了保证地温和气温一致、果树地下部和地上部生长协调,主要做到两点:一是扣棚前20―30天,树冠下部覆盖地膜提高地温。二是扣棚后逐渐升温,应分三个步骤:第一步白天“隔二拉一”即拉起1/3的草帘,维持约一周左右;第二步白天“隔一拉二”,即拉起2/3的草帘, 持续约一周;第三步白天拉起全部草帘。

    2、光照调控。设施栽培主要是在冬春进行,光照时间短、强度弱,再加上塑料薄膜本身及其内外有凝结的水滴、附着尘埃的吸收和反射作用等,使设施内的光照强度只有室外的60%--80%,满足不了果树生育对光照的需要,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增加光照:一是建造优型棚室,减少建筑材料遮光。二是选择高透光的无滴膜,并经常清洗棚膜上的灰尘、杂物。三是延长光照时间,适当早揭帘、晚盖帘。四是在温室的中柱南侧、后墙和山墙上悬挂宽2米的反光幕,在树冠下铺设反光膜。

    3、空气成分调控。一是降低空气相对温度。主要措施有提高棚室温度、采用滴灌技术,设施内地面覆膜、加强通风管理等。二是增加CO2浓度。主要方法有通过通风换气、增施有机肥、施用二氧化碳肥、利用硫酸和碳酸盐反应、燃烧煤油和液化气等。三是排除有毒气体(如氨气、一氧化碳、亚硝酸气体等),主要手段有及时通风换气、使用腐熟有机肥、减少氮肥施用量、不直接用采暖火炉加温等。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