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生态管理两模式 .

   2008-12-29 840
核心提示:一、自然生草或人工种草果园长期自然生草或人工种草,多年不耕翻。当果园植被长到30-40厘米时,人工或机械刈割,散覆于树盘下。在整个生长季节,草在15-40厘米交替生长,连年坚持下去,果园有机质及有效矿物质含量会有明显上升,土壤PH值下降,有利于缓解果园土壤的碱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一、自然生草或人工种草 果园长期自然生草或人工种草,多年不耕翻。当果园植被长到30-40厘米时,人工或机械刈割,散覆于树盘下。在整个生长季节,草在15-40厘米交替生长,连年坚持下去,果园有机质及有效矿物质含量会有明显上升,土壤PH值下降,有利于缓解果园土壤的碱化,有机质矿化及被侵蚀。

  二、生草与养殖相结合 果园自然或人工生草法、植被残体可以覆盖果园或喟猪、牛、羊、鸡、兔等,再以动物粪便还田的方式实现物质循环。山东临沂地区推行“一棵果树一只鸡”、新疆兵团推行“行间种苜蓿,树下覆草,一亩果树两只羊”的生态模式,解决了当地肥源不足、土壤恶化问题,还可减少一些生理病害,提高果品质量。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