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果树 .

   2008-12-12 700
核心提示:香果树(xiangguoshu) 学名:EmmenopteryshenryiOliv. 科名:茜草科RUBIACEAE 香果树为我国亚热带中山或低山地区的落叶阔叶林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的伴生树种,分布范围虽然较广,但多零散生长。由于毁林开荒和乱砍滥伐,加上种子萌发力较低,天然更新能力差,因而分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香果树 (xiangguoshu)  

    学  名:Emmenopterys henryi Oliv.  

    科  名:茜草科 RUBIACEAE 

  香果树为我国亚热带中山或低山地区的落叶阔叶林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的伴生树种,分布范围虽然较广,但多零散生长。由于毁林开荒和乱砍滥伐,加上种子萌发力较低,天然更新能力差,因而分而分布逐渐缩减,植株日益减少,大树、老树更是罕见。 在我县北缘大沙河自然保护区生长有香果树。

  形态特征 

    落叶大乔木,高可达30米;树皮呈小片状剥落;小枝有皮孔和托叶环。叶对生,厚纸质,宽椭圆形至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中脉、侧脉和脉腋内有淡黄色或近无毛,或有时全有毛;叶柄长,初时约色;托叶大,三角状卵形,早落。聚伞花序排成顶生、花萼近陀螺形,萼檐5裂,裂片顶端截平,花后脱落,但有些花的萼裂片中有1片扩大成叶状,色白而宿存于果实上;花冠漏斗状,长约2厘米,被柔毛;子房下位,2室。蒴果近纺锤形,长3-5厘米,具纵棱,成熟时红色,室间开裂为2果瓣;种子多数,小而有阔翅。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香果树喜温和或凉爽的气候和湿润肥沃的土壤。分布区内年平均温18-22℃,在庐山能耐极端最低温15℃,年降水量为1000-2000毫米,一般集中于5-8月,相对湿度为70-85%。土壤为山地黄壤或沙质黄棕壤,pH值5-6。通常散生在以壳斗科Fagaceae 为主的常绿阔叶林中,或生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内。香果树为偏阳性树种,但幼苗和10龄以内的幼树能耐荫蔽,10龄以上多不耐阴,一般在30-龄以上壮龄树才能开花结实。7-9月开花,果实10-11月成熟;种子有翅,但风力传播。 

  保护价值 

    香果树为我国特有单种属植物,对研究茜草科系统发育和我国南部、西南部的植物区系统均有一定意义,木材供建筑、家具等具。树姿优美,花大而艳丽,又为优良的观赏植物。 

  栽培要点 
    香果树一般2年或4年结实一次。果熟后立即采收,放在通风处干燥,2-3天开裂后选出饱满的种子,在沙藏低温下保存。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