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粉蚧的发生与防治 .

   2008-12-29 840
核心提示:柑桔粉蚧是柑桔上常见的蚧类害虫,一般为害不严重,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该虫以成蚧、若蚧群集在柑桔叶片及果蒂为害,造成落叶落果。 1形态特征雌成虫长2.8~3.9毫米,椭圆形,肉色,体被白色粉状蜡质物。雄成虫长约1.2毫米,栗褐色,有一对灰色前翅,腹部末端有两根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柑桔粉蚧是柑桔上常见的蚧类害虫,一般为害不严重,未 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该虫以成蚧、若蚧群集在柑桔叶片及果蒂为害,造成落叶落果。

    1  形态特征  雌成虫长2.8~3.9毫米, 椭圆形,肉色,体被白色粉状蜡质物。雄成虫长约1.2毫米,栗褐色,有一对灰色前翅, 腹部末端有两根白色蜡质刺。卵椭圆形,淡黄色,光滑发亮,成堆产于卵囊内。初孵若虫体 淡黄色至桔黄色,无蜡丝及蜡粉,足及触角发达,眼红色,身体可见数节,能在叶上爬行 。

    2  生活习性  柑桔粉蚧在贵州省罗甸 年发生6~7代,世代重叠。以 雌成蚧、若蚧群集在树皮裂缝、卷叶、叶片烟煤层下越冬。2月中下旬开始活动产卵,4月中 旬第1代成虫出现,5月上旬产卵,5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第2代若蚧发生高峰期,以后各代转 移为害果实,继而又为害夏梢和秋梢。成、若蚧喜欢生活在植株荫蔽处,多成堆群集在叶 片中脉、叶腋、嫩梢、果蒂、果实与果实或果实与叶片接触处为害。

    3  防治方法

    3.1  加强果园管理。结合冬春季修剪,剪除被害严重的枝条以 及荫蔽枝并集中烧毁,使树冠通风透光,减轻为害。

    3.2  药剂防治。5月下旬至6月中旬 是第2代若蚧发生为害的高峰期,且发生整齐,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每7~10天喷药1次 ,连续2~3次。药剂可用40%氧乐果乳油1500倍液,虫口死亡率达97%以上;也可用40%乐果 乳油1000倍液或50%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效果都很好。

    3.3  保护利用天敌。柑桔粉蚧的 天敌有中华草蛉、晋草蛉、亚非草蛉、粉蚧长索跳小蜂、小毛瓢虫、长须螨及花哈沙蛛等, 应注意保护利用。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