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广州市郊区果树站于1973年6月中旬采用红?檬砧进行长片小芽腹接,接后分别于第3天、第15天在接芽上方3~7厘米处倒砧,即在接芽的一边,用枝剪或小刀将接芽上端的砧木横剪去2/3,留1/3,然后压倒与地面成90°角,保留原有枝叶,及时摘除新梢砧芽,使砧木上端绿叶继续供应接芽萌发和生长所需的养分,防止畦内小气候骤变。
试验结果表明,倒砧早比迟好,接后3天倒砧的萌芽快,生长迅速,接后14天萌芽达78.9%;而接后15天倒砧的,仅10.5%;早倒砧的第1次梢长18.6厘米,并抽出第2次分枝,而迟倒砧的第1次梢仍未老熟。在接芽上方3~7厘米处倒砧,差异不大,从生长要求看,以接芽上方3厘米处倒砧较好。
此外,同时还做了接后分别在接芽上方保留4~5片叶和14~15片叶进行剪顶的试验,结果是多留叶较少留叶者好。但剪顶远不如倒砧,接芽长出的新梢不如倒砧的粗壮。虽然倒砧管理上麻烦一些,但比剪砧处理的一次梢高一倍,茎粗壮,生长势也好。待接芽萌发的新梢老熟后,才把倒砧留下的砧木上端剪除。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