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缺铜症状发生原因及防止

   2008-12-29 440
核心提示:①症状 缺铜时植株节间短,全株呈丛生状;幼叶小,老叶脉间出现失绿;后期叶片呈粗绿色到褐色,并出现坏死,叶片枯黄。失绿是从老叶向幼叶发展。 ②发生原因 土壤中的铜很难移动,黏土和有机质对铜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因此,在黏重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上,很容易发生缺铜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① 症状

  缺铜时植株节间短,全株呈丛生状;幼叶小,老叶脉间出现失绿;后期叶片呈粗绿色到褐色,并出现坏死,叶片枯黄。失绿是从老叶向幼叶发展。 

    ② 发生原因

  土壤中的铜很难移动,黏土和有机质对铜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因此,在黏重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上,很容易发生缺铜现象。

    ③ 防止措施

  每公顷施15~30kg的硫酸铜做底肥;叶面喷用硫酸铜3000~3500倍液。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种元素的缺乏症状系指单一元素缺乏时的典型症状,但实际上很难观察到这样典型的症状。这是因为黄瓜生长过程当中要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所表现出的症状往往是综合影响的结果,有时会是2种或2种以上元素营养失调引起的。在作目测诊断时,必须注意到同一种元素缺乏程度不同时,其表现症状也不一样。另外,栽培管理不当、病虫为害、药害以及不良环境条件,都可能使黄瓜的植株生长出现异常。这样就使得缺素症的诊断更加复杂化。因此,在作营养诊断时,需要充分地做好调查,仔细分析,如能结合土壤和植株分析,综合加以判断,才有可能做出比较可靠的结论。另外,当已判明为一元素缺乏时,又不能盲目地加大缺乏元素的补施量,必须考虑到各元素之间的平衡与作用。如磷能促进对氮的吸收,但磷过多又会阻碍对锌、铜、铁的吸收、运转和利用。因而,在增施磷的同时,又应适当增加锌、铜、铁的施用。同时,在进行微量元素喷施时,又需加入一定的尿素,以避免叶片出现临时性的黄化。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