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黄瓜近期治理要点

   2010-05-20 山东农业信息网山东农业信息网520
核心提示:  苗期管理:苗期管理主要指光照、温度和水分管理。光照是苗床热量的主要来源,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所以在育苗过程中要尽可能保证充足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苗期管理:苗期管理主要指光照、温度和水分管理。光照是苗床热量的主要来源,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所以在育苗过程中要尽可能保证充足的光照。温度需要通过晚上覆盖草帘保温、白天放风降温的方法调节。温度控制应依据以下原则:1、播种至出苗保持28℃―30℃。2、子叶出土至第一真叶出现,白天25℃左右,夜间13℃―15℃,凌晨最低气温不低于10℃。3、第一真叶展开至定植前1周,白天25℃―30℃,夜间13℃―15℃,凌晨最低气温不低于10℃。4、定植前7―8天炼苗,逐渐加大放风量。直至定植前几天,在不发生冻害的前提下昼夜均在露天条件下生长,以利适应露地条件。

  水分管理的原则是保持育苗钵内土壤见干见湿,防止过于干旱。如果出现徒长现象,可通过加大通风,控制温度来解决。

  定植:垄作,定植前覆盖地膜。行株距65厘米×33厘米。5月中旬晚霜过后,在气温回升的天气情况下定植。定植时注意一次灌足水,有利于发根。伸蔓前注意及时搭架、绑蔓。

  病害防治:早熟露地黄瓜主要病害有角斑病、霜霉病和黑星病。

  1、角斑病:叶部病斑多角形,较小,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面病斑上有白色菌浓出现,干燥时病斑呈半透明薄纸状。该病可用农用链霉素、可杀得等药剂防治。

  2、霜霉病:病斑呈多角形,黄绿色,后为淡褐色,后期病斑汇合成片,全叶卷缩。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对该病防效较好的农药有杀毒矾、克露等。

  3、黑星病:叶部病斑圆形至椭圆形,淡黄褐色,不受叶脉限制,后期呈星状开裂穿孔。瓜条被害初期产生近圆形暗绿色病斑,干硬后易脱落,病斑直径3毫米左右。该病用福星防治效果较好。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