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的菌核病 .

   2008-12-29 580
核心提示:大白菜菌核病[Sclerotiniasclerotirum(Lib.)deBary]各地均有发生,田间及贮藏期均可为害。 [田间识别]发病多从菜帮基部发病,扩展至整个叶片直至整个白菜。病部腐烂,表面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黑色菌核。采种株多茎秆发病,病部初时浅褐色,凹陷,后转为白色,皮层朽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大白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rum(Lib.) de Bary]各地均有发生,田间及贮藏期均可为害。

  [田间识别]发病多从菜帮基部发病,扩展至整个叶片直至整个白菜。病部腐烂,表面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黑色菌核。采种株多茎秆发病,病部初时浅褐色,凹陷,后转为白色,皮层朽腐,纤维散离成乱麻状,茎腔中空,内生黑色鼠粪状菌核。

  [发病原因]病菌的菌核在土壤中或混在种子间越冬。病菌借气流传播,病、健株接触也能传播,从生活力衰弱部位侵入,发病后病部又长出新的菌核。菌核可迅即萌发,也可在土壤中长期休眠。病菌喜温、湿条件,发育适温15-20℃,要求85%以上相对湿度。土壤高湿有利于菌核萌发。

  [防治要点]

  ①精选种子,清除混杂在种子间的菌核。

  ②发病地应与禾本科作物进行两年轮作,最好水旱轮作。

  ③收获后深翻土壤,深翻深度15厘米以上把落于土壤表面的菌核深埋土中。

  ④合理密植。施用粪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⑤加强中耕,锄去出土子囊壳。

  ⑥药剂防治可用40%灭病威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1000倍液,或40%菌核净1000倍液,或50%氯硝铵l000倍液,或50%农利灵l000倍液。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