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白菜包心期,常在叶柄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引起腐烂、脱帮,露出叶球;严重时叶柄基部和根髓部发生腐烂,从腐烂处流出黄色溶液,并带有恶臭味;病菌沿叶脉扩展,很快引起整株腐烂,即形成烂疙瘩。病菌侵染叶脉后,如果条件不适宜,暂不发病,但被带入菜窖,就会发生烂疙瘩。白菜烂疙瘩其实是由白菜软腐病所致。
白菜软腐病是细菌性病害。病菌由伤口或自然裂口处侵入。发病适宜温度为25~30℃。一般较长时间干旱后突然下大雨,发病严重。此外,地下害虫危害重,连雨低温,平畦栽培,低洼积水,多年连作,盲目早播和施用未腐熟农家肥时,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重病区选用抗病品种是较为经济有效的办法。可选用绿宝、青庆、中白60、北京新三号等。
2、实行轮作: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两年以上轮作,前茬为大田作物最好。
3、高垄高畦栽培:播前深耕、翻晒土壤,可减少病菌和传病昆虫。然后作高垄或高畦播种,避免病菌借水传播和侵染。
4、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播种,精耕细作,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清除田间病株残体,都可减轻发病。
5、药剂防治:发现零星病株,立即拔除销毁,同时向病穴里撒石灰粉消毒,并选用适当药剂及时防治。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