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土豆为主食势在必行 .

   2008-12-12 670
核心提示:由于干旱持续肆虐,中国农业专家正在考虑放弃传统主食-大米,转而鼓励农民种植土豆。 饭桌上的米饭可能会让位于土豆泥和薯条,许多农业产区的严酷干旱意味着这种转变也许势在必行。 其貌不扬的土豆更加耐旱,更可能成为水稻和小麦的替代作物。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专家屈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由于干旱持续肆虐,中国农业专家正在考虑放弃传统主食-大米,转而鼓励农民种植土豆。

    饭桌上的米饭可能会让位于土豆泥和薯条,许多农业产区的严酷干旱意味着这种转变也许势在必行。

    其貌不扬的土豆更加耐旱,更可能成为水稻和小麦的替代作物。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专家屈尽玉说:“土豆比水稻和小麦更加耐旱,更适合中国,因为中国六成的耕地缺水。”

    这种转变遇到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利用补贴让农民放弃水稻和小麦。

    中国是世界上种植土豆最多的国家。长期以来,土豆一直是西北等地区的后备粮食。如果小麦歉收就种植土豆,因为土豆在干旱时的产量至少能达到正常产量的60%。当地农民称之为“救命粮”-在中国,土豆被当作一种粮食作物。

    虽然洪水成为今夏媒体的焦点,但中国每年灌溉用水的缺口仍然高达300亿立方米。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凡说:“土豆不仅更有营养,而且每公顷产量比其他作物高出3到4倍。”

    陈凡还说:“由于技术限制,水稻、玉米和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难以提高,于是土豆成为满足13亿人粮食需求的更好选择。”

    中国国土资源部表示,中国在过去10年里丧失了将近7%的耕地。农田还受到污染和水土流失的严重影响。中国六分之一的耕地被重金属污染,超过四成的耕地存在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问题。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