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笔者最近到各乡镇菜场调查,发现甜椒和辣椒常出现叶片褪绿花斑,常常由下部叶片开始,逐步向上部叶片发展,甜椒果实膨大时发生较快。造成该现象有土壤因素以及缺素症、寒害的影响等,但叶霉病的发生流行也表现出类似的症状。
一、 症状
甜椒、辣椒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花和果实。叶片染病,叶面初现浅黄色不规则褪绿斑,叶背病部初生白色霉层,后期霉层变成灰褐色至黑褐色绒状霉,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肉眼通常可观察到该霉状物,如果保湿后用放大镜观察更清楚。这是叶霉病与其它生理缺素症及寒害的主要区别特征。条件适宜时,病斑正面也可长出黑霉。随着病情扩展,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变成花斑、卷曲,严重时变黄干枯,使植株长势衰弱,果实变小和畸形,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
二、 发病条件
引起该病的真菌称褐孢霉,除侵染甜、辣椒外,还侵害茄子、番茄等蔬菜。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遗留在地面,惠阳地区冬季暖和,故没有越冬现象。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在甜椒、辣椒和其它寄主植物上危害。分生孢子在寄主植物表面萌发后,可直接侵入或经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经潜育期后出现病斑,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又继续再侵染。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0~25℃,气温22℃左右、田间湿度大、栽植过密、植株生长郁闭都有利于该病的发生。秋季昼暖夜凉露重和春雨绵绵季节病害蔓延较快。棚室内种植的甜(辣)椒往往发病较重。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