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鹰椒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

   2008-12-29 350
核心提示:天鹰椒是一种高品味的蔬菜品种。它不仅是人们膳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佳品,而且也是食品工业色素添加剂和美容制品的天然原料,生产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为实现天鹰椒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2000~2001年推广面积达3.12万hm2,产量3407.25kg/hm2,比对照增产679.35kg/hm2,新增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天鹰椒是一种高品味的蔬菜品种。它不仅是人们膳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佳品,而且也是食品工业色素添加剂和美容制品的天然原料,生产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为实现天鹰椒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2000~2001年推广面积达3.12万hm2,产量3407.25kg/hm2,比对照增产679.35kg/hm2,新增总产值15910.76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苗期管理
    
  (1)育苗
    
  天鹰椒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在生产上推广了小拱棚或阳畦育苗,膜外加草苫等保温覆盖物,提高对光热水等资源的利用率和土地生产效率。
    
  (2)培育壮苗
    
  定植苗太大太小,均达不到理想的产量。只有生长健壮,根系再生能力强的苗子,移植后才能正常生长,达到理想的产量结果。产量的高峰点在株高15~18cm,叶片数10~12,苗重3~5g,故我们确定苗龄55~60天,生理苗龄10片以上为壮苗。
    
  (3)适期移植
    
  气温接近辣椒生长适宜温度20~30℃时,适当密植与平衡施肥。
    
  适当密植是最大限度的利用光热资源,实现优质高产的关键。在本地一般土壤肥力条件下,密度13.5万~11. 5万株/hm2产量最高。
    
  辣椒为喜钾作物,施足底肥,增施钾肥,能有效地减少辣椒病害,提高产量和品质,为确定底肥的合理用量,底肥以纯N 120kg/hm2、P205 135kg/hm2、K20 157.5kg/hm2,N、P、K配比1∶1.1∶1.3为最佳。
    
  3 间作种植
    
  天鹰椒属喜散射光的作物,适度遮荫对产量和品质都有促进作用。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我们在项目区大力推广了天鹰椒、玉米间作技术,间作面积1.9万hm2,占项目区面积的61.3%。试验示范表明,天鹰椒与玉米间作,具有以下优点:①有效地减少了日灼病的发病率,提高品质。病株率下降60.2%,病叶率下降31.8%,病椒率下降20.4%,一级品率提高23.25%。②玉米叶片宽大、叶面蒸腾作用强,大雨后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天鹰椒涝害。③玉米对棉铃虫等成虫有诱集作用,利于集中捕杀。④增产干椒315kg/hm2,增产10.47%,多收玉米1480.5kg/hm2,两项合计增收3000 元/ hm2。据试验,辣椒玉米间作最佳行比为4~6∶ 1。玉米株距50cm,单株栽培,留苗600~800株/hm2,天鹰椒定植后即可播种玉米。
    
  4 适时打顶
    
  天鹰椒株型为有限聚伞型,其自然生长特性是,顶端生长点长出14片叶子后开花结果封顶,随之下部叶片叶腋抽出侧枝,顶花先于各侧枝花结果成熟。6月底7月初,当天鹰椒长到 14片叶子时,适时打顶,有以下几点好处:①破坏了顶端生长优势,调节了植株体内的营养运转方向,有利于侧枝的滋生和生长,打顶比对照侧枝数多0.2个。②生长健壮,整齐,单株多结果6.1个,等内果多8.4个。③通风透光,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及光合产物的积累,百椒干重比对照增加1.2g。④适时打顶的平均单产为4612.5kg/hm2,对照为 4240.5kg/hm2,打顶比对照增产372.0kg/hm2,经统计分析增产效果显著。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