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死苗的原因 .

   2008-12-29 550
核心提示:今年越夏栽培的芹菜和越冬栽培芹菜的苗期死苗现象较严重。死苗是由于今年夏秋季雨水较多,加上各地连作现象严重,导致软腐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今年越夏栽培的芹菜和越冬栽培芹菜的苗期死苗现象较严重。死苗是由于今年夏秋季雨水较多,加上各地连作现象严重,导致软腐病、菌核病、黑腐病、猝倒病、立枯病的发生造成的。 

  芹菜软腐病:为细菌性病害。从柔嫩多汁的叶柄开始发病,初出现水浸状,形成淡褐色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的凹陷斑。后呈湿腐状,变黑发臭,仅残留表皮。 

  芹菜菌核病:为害芹菜茎、叶。受害部呈褐色水浸状,湿度大时呈软腐状,表面生长白色菌丝。最后茎秆组织腐烂呈纤维状,茎内中空,形成鼠粪状黑色菌核。 

  芹菜黑腐病:发生在接近地表的根茎部和叶柄基部,有时也为害根部。病部变黑腐烂,其上生许多小黑点。植株生长停滞,外边1-2层叶片因基部腐烂而脱落。 

  猝倒病:种子萌发后,子叶和胚茎腐烂,造成烂种。病苗茎基部产生水渍状病斑,接着变成黄褐色,缢缩成线状。在子叶尚未凋萎之前幼苗即猝倒。拔出幼苗后,接触病部的表皮极易脱落。在子叶下发病的成为卡脖子。发病严重而且迅速时,成片的幼苗倒伏不能直立,幼苗外观与健苗无异,只是茎基部已缢缩成线状。在病苗及其附近的地表面上产生白色绵毛状的菌丝体。 

  立枯病: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受害幼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早期病苗白天萎蔫,夜晚恢复。以后病斑逐渐凹陷,湿度大时可看到淡褐色蛛丝状霉。病斑发展绕茎一周后出现级缩,根部干枯萎蔫,夜晚亦不能恢复,并继续失水,直至枯死。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