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 .

   2008-12-12 240
核心提示:茶假眼小绿叶蝉别名假眼小绿浮尘子、小绿叶蝉等,是福建省茶叶的最主要虫害之一。主要以成、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致使茶树生长受阻,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缘红褐焦枯,影响茶叶的产量与质量。 该虫在福建省一年发生多代,世代重叠,在


     茶假眼小绿叶蝉别名假眼小绿浮尘子、小绿叶蝉等,是福建省茶叶的最主要虫害之一。主要以成、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致使茶树生长受阻,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缘红褐焦枯,影响茶叶的产量与质量。

    该虫在福建省一年发生多代,世代重叠,在低山茶区一年发生12~13代,为害盛期在5~6月及9~10月;高山茶区年发生8~9代,为害盛期在7~9月。以成虫在茶树、豆科植物及杂草上越冬,在春季气温升高到10℃时开始活动,当旬均温在16~26℃之间时,对其生长发育较为适宜。成虫多产卵于新梢第二、三叶间嫩茎内,该虫有趋嫩性,喜在芽梢、嫩叶背面栖息,芽下的2~3叶虫口数量大,三龄后若虫、成虫活泼,可横行或跳跃。结合该虫发生为害特点、历史资料、天气情况等分析,预计茶假眼小绿叶蝉将在宁德、福州、泉州和南平等地中等偏重发生,其余地市为中等发生。

    防治办法:

    (1)茶园内不问种豆类作物,发现杂草及时铲除。

    (2)及时采茶,发现嫩梢上卵粒随时去除,可明显的降低虫口密度。

    (3)药剂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无出口限制的农药,当百叶虫量达6头以上的茶园应全园喷药防治,未达防治指标的可酌情挑治。防治药剂可选用2.5%天王星乳油1000倍,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或35%赛丹乳油1000倍,或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15000~20000倍喷雾防治。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