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灰霉病的防治 .

   2008-12-12 70
核心提示:一、发病症状 灰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分为白点型、干尖型、湿腐型。 1。白点型和干尖型在叶片正面和背面生白色或灰褐色小斑点,由叶尖向下发展,―般叶片正面多于背面,病斑棱形或椭圆形,发病后期互相汇合成斑块,致半叶或全叶枯焦。干尖型由割茬刀口处向下腐烂,初呈水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一、发病症状

    灰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分为白点型、干尖型、湿腐型。

    1。白点型和干尖型在叶片正面和背面生白色或灰褐色小斑点,由叶尖向下发展,―般叶片正面多于背面,病斑棱形或椭圆形,发病后期互相汇合成斑块,致半叶或全叶枯焦。干尖型由割茬刀口处向下腐烂,初呈水浸状,后变淡色,有褐色轮纹,病斑扩散后多呈现半圆或“V”字形,并可向下延伸2―3厘米.呈黄褐色,表面生灰褐色或灰绿色绒毛状霉。

    2.湿腐型在湿度大时发生,枯叶表面密生灰与绿色绒毛状霉,伴有霉味,叶上不产生白点。韭菜贮运中,病口十完全湿软腐烂,表面产生灰霉。

    二、防治方法

    1.粉尘法 在韭菜发病初期的傍晚,用喷粉器喷撒10%灭克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每次用量1千克,每隔10天1次,连续或与其它防治方法交替使用2―3次。

    2.烟雾法 发病初期用10%速克灵烟剂,每亩每次用量200--250克,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用250克,分放6--8个点,于傍晚点燃闭棚熏蒸。隔10天1次,连续或与其它防治方法交替使用2--3次。

    3.喷雾法 在发病初期,每次收后培土前都要喷药,轮换喷淋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必要时可选用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交替使用,每隔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