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工作会议召开后,湖北省蔬菜生产在各地重视和政策拉动下,显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蔬菜生产制度渐趋完善,确保800万亩保有面积
一是从严控制菜地的征占用。征占菜地严格按照《湖北省蔬菜基地建设保护办法》实行占1还1.5制度,严格征缴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征用其他土地计提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出让金,优先用于新菜地开发。
二是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将蔬菜生产用地保有数量、重点产品自给率、产品质量安全、产品价格、产销衔接、突发事件处置、风险控制等纳入市、县“菜篮子”工程建设考核指标体系,严格奖惩,确保全省蔬菜生产保有面积800万亩。
三是建立市级“菜篮子”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农业部门牵头,发展改革、商务、财政等部门参加,协调解决“菜篮子”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龙头企业品牌蔬菜优势渐现
各地积极出台政策措施,安排专项资金扶持蔬菜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荆州市“十二五”期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城区“菜篮子”工程建设;荆门市每年安排不少于400万元的资金,奖励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组织的精品名牌和标准园;十堰市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蔬菜产业发展。
2010年,全省重点培植37家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22个蔬菜专业合作社,打造了“嘉鱼蔬菜”、“大山鼎”高山蔬菜、“洪山菜薹”、“神农生态”食用菌等知名品牌,蔬菜集约化生产规模增加了40余万亩。孝感市孝南区引进湖北鲜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租地1500亩发展设施蔬菜、芽苗菜;荆州市沙市区绿康蔬菜专业合作社创新机制,将合作社与产地批发市场结合起来,发展放心菜基地2000亩。
蔬菜生产发展迅速,产供销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一是面积扩大,产量增加。全省秋冬蔬菜生产面积达720万亩,比去年增加50万亩,主要品种有30余种,设施栽培的有近10个品种。预计全省秋冬蔬菜总产量达1560万吨,同比增长8%以上,1-3月可外销冬菜380万吨左右。
二是设施扩展,档次提高。各地加强蔬菜设施、批发市场、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集约化育苗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全省新增育苗能力1000万株的工厂化育苗中心3个,新增设施蔬菜基地面积达5.7万亩,设施蔬菜栽培面积126万亩左右。
三是集中连片,效益提高。各地强化了以板块连接为重点的标准化生产,集中连片的规模不断扩大,蔬菜生产效益明显提高,带动了农民增收。
四是农超对接,直采直销。积极引导大型连锁超市、酒店、高校食堂等终端消费大户进行产销对接,建立田间地头到销售终端的直采直销通道。中百集团与10余个生产基地直接对接;武商量贩与供应商自有基地结合,对1.6万亩基地内种植的莲藕、红菜薹、叶菜等蔬菜实行产销承包。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