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足三大短板 四川 蔬 菜业要上千亿台阶

   2011-03-03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本文作者1400
核心提示:  去年,全省蔬菜生产达到面积1800万亩,产量3500万吨,产值达到600亿元;今年,全省蔬菜面积将达到1850万亩,产量3700万吨,产值700亿元;未来,要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将  ...本品种介绍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品种的地域性,请网友谨慎引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www.zgtszw.com)启。

  去年,全省蔬菜生产达到面积1800万亩,产量3500万吨,产值达到600亿元;

  今年,全省蔬菜面积将达到1850万亩,产量3700万吨,产值700亿元;

  未来,要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将我省蔬菜产业整体实力提升并稳定至全国前三位,把我省蔬菜产业建成产值上千亿元的大产业!

  将蔬菜业建成上千亿元的大产业,与之相呼应的是我省蔬菜流通环节的建设:新建大量的批发市场,升级改造90%以上的农贸市场,减少砍掉中间环节,“十二五”期间,我省力争“农超对接”流通模式覆盖全省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和2/3的县级城区。既要做大菜篮子,也要搞活菜篮子。

  保证供给 打好三张牌

  单产水平不高、季节性短板和名气不响是我省蔬菜产业三大局限。今年,我省蔬菜供应将着力打好科技、季节和品牌三张牌——

  以科技为支撑,提高蔬菜单产水平。在全省蔬菜集中生产区建立10个新品种引进、展示和新技术集成的区域性良种繁育中心。

  积极发展季节性市场需求大的品种,千方百计提高蔬菜生产自给率。稳步发展以川西平原等稻菜轮作生产叶菜类为重点的传统冬春蔬菜;大力发展攀西地区以大棚设施为重点的优势早市蔬菜,积极发展川南“春提前”“秋延后”的设施蔬菜;积极发展川藏高原等高半山区季节性秋淡蔬菜;因地制宜发展中高档商品性蔬菜,提高发展蔬菜产业效益。

  为叫响川菜品牌,我省还将大力实施 “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战略,并通过各种节会活动、立体网络营销平台创建更多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提升“四川蔬菜天然生态”的整体形象。

  搞活流通 串珠成链

  从长远来看,我省蔬菜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格局还将持续。

  在此背景下,打造上联生产基地、下接零售终端,具有长期稳定关系的流通链条,构建四川特色农产品现代产销体系已迫在眉睫。

  “农商联手”的思路越来越清晰。省商务厅已决定,定期与农业部门召开蔬菜产销分析会,联手推动大市场引导小生产,共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今年,我省将继续加快农产品市场的建设改造。按照规划,布局建设城市与农村、产地与销地协调发展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并创新“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农批对接”等多种对接形式,推动农产品流通链向标准化生产、规模化供应、现代化管理、品牌化推广、连锁化经营、信息化互动、溯源化监控转变。

  在网络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力争“农超对接”流通模式覆盖全省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和2/3的县级城区,把过去分散的生产基地、集配中心、批发市场、零售终端这些“点”连成“线”。

  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联系日益紧密,市场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现状,我省还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市场应急调控能力,确保不脱销、不断档,实现市场平稳运行。

  记者 许静 曾小清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