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十一五”期间 蔬 菜发展呈现七大亮点

   2011-03-03 重庆市农委本文作者1350
核心提示:  一是蔬菜成为第一大宗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创历史新高。“十一五”期间,蔬菜总产量年均增加84万吨,年均增长9.4%,增速居全国前20名生产规模省份第1位,总  ...本品种介绍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品种的地域性,请网友谨慎引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www.zgtszw.com)启。

  一是蔬菜成为第一大宗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创历史新高。“十一五”期间,蔬菜总产量年均增加84万吨,年均增长9.4%,增速居全国前20名生产规模省份第1位,总产量居我国特大城市第1位。

  二是保供蔬菜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供求自给率近9成。2010年,全市蔬菜基地面积达到120万亩,比2005年增加53万亩,年均增长16%,商品菜产量达800万吨左右,产需总量基本平衡,扣出调出量后实际供求自给率近9成。

  三是渝菜对国内外市场贡献增大,调出量突破100万吨。2010年全市蔬菜调出量突破100万吨,比2005年增加60万吨左右,年均增长保持10%以上。重庆榨菜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市场超过60%,在国际市场占80%左右。

  四是蔬菜加工提速发展,加工转化率超20%。2010年,全市榨菜、辣椒等加工原料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其中榨菜面积近150万亩,单品种发展规模全国少有;蔬菜加工270多万吨,转化率超20%,比2005年提高10个百分点,年均增长2%。

  五是促农增收成效明显,贡献率达15%。种菜在农业中的比较效益好,成为蔬菜基地农民较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2010年,全市蔬菜初级产品产值达220亿元左右,比2005年净增110多亿元,实现了翻番,成为我市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800元左右,贡献率超15%,比2005年提高7个百分点。

  六是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产品合格率达97%。我市蔬菜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例行抽检覆盖了重点蔬菜基地和60个蔬菜交易市场,年检样品达2万多个。目前全市蔬菜产品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地理证明商标6个、绿色和有机食品32个,涪陵青菜头、潼南绿蔬菜、武隆高山菜、石柱红辣椒等品牌更加响亮。

  七是科技助推能力明显增强,新增效益超100亿元。全市获得省部级以上蔬菜科研成果达54项,其中获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奖19项,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优品种69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5000万亩,新增经济收益超100亿元。近三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推广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新品种市场占有率达30%,青菜头、儿菜等种子占90%以上。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