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打造高粱白酒酿酒基地,七乡镇集中育苗

   2011-03-05 四川农村日报本文作者2130
核心提示:  地里播一样 “明白账”不同□特约记者 侯莉 文/图2月23日,春光明媚,菜花飘香。长宁县梅白乡、古河镇、下长镇农村到处是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已播种盖上白 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品种的地域性,请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www.zgtszw.com)启。

  地里播一样 “明白账”不同

  □特约记者 侯莉 文/图

  2月23日,春光明媚,菜花飘香。四川长宁县梅白乡、古河镇、下长镇农村到处是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已播种盖上白色农膜的田地,一支春天交响曲正奏响在竹乡大地。

  花20万搭大棚 值得

  “老辈子,你这边的棚没有整扎实哦,几竿风来怕要出问题。”下长镇益加村三组地里,20多个村民正在搭大棚。大棚的主人赖庆华跑来跑去检查大棚的搭建质量,“全镇的高粱都集中在这儿育秧,大棚质量不好,直接影响育秧,这个责任就大了。”

  “县上打造高粱白酒酿酒基地,今年全县高粱种植面积要达4万亩,主要集中在7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集中育苗点,育种是第一关,马虎不得。”该镇农技员黄瑞平和县上的农业技术员正指导村民按照标准搭大棚、整理育苗床。

  “光大棚就花了近20万,搭的是塑钢大棚,质量好,架子用好几年不生锈。虽说一次性投入大了点,长远算来还是划算。”原来,赖庆华早就谋划好了。高粱种育秧移栽后,只把大棚上的农膜拆去,地里还是种高粱,等到高粱收了再把农膜盖上,大棚里接着种蘑菇,节约了再次搭大棚时间。“集中育苗政府有补助,多种一季高粱增加了收入,高粱秆正好用于食用菌的栽培料,节约了种蘑菇的成本。”

  收两季高粱 划算

  新华村的山坡上,黄代明和几个村民在给播了种的地盖农膜。“这片地光照好,土壤肥,土质沙,育苗最好,已经播种30多斤。”

  原来,这里是村上的集中育苗点。

  “老黄,你这农膜有点薄哦,又没有搭架子,等高粱种一出芽,就要把农膜支起来,不然高粱种要烧死。”县上的技术员牟一平一再叮嘱。

  “晓得,晓得。”黄代明说,他播的都是杂交高粱,再生能力强,可以收两季。他计划这片地育苗后还是种高粱。

  他算了一笔账。杂交高粱头季每亩能收600斤,再生二季能收500斤,都是和企业签了订单的,每斤1.8元,这样每亩高粱能卖1980元。高粱扫子每亩能卖200元,两季高粱秆每亩能卖160元,这样一亩的收入达到2340元。高粱地里再套种青豆,又增加了收入,比种包谷划算。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