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秋甘蓝H-60.

   2011-04-13 H-60为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1994年从日本野崎采种场引进1300
核心提示:品种来源:H-60为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1994年从日本野崎采种场引进的伏秋甘蓝新品种,抗病性、品质、商品性及产量等方面较当前主栽品种夏光甘蓝均有较大幅的提高。该品种于1998年在江苏省品种更新工程中被列为伏秋甘蓝重点推广品种。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强,叶色较深,....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品种的地域性,请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品种来源: H-60为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1994年从日本野崎采种场引进的伏秋甘蓝新品种,抗病性、品质、商品性及产量等方面较当前主栽品种夏光甘蓝均有较大幅的提高。该品种于1998年在江苏省品种更新工程中被列为伏秋甘蓝重点推广品种。 特征特性: 植株生长势强,叶色较深,蜡粉少,叶缘波状,开展度51.4cm,叶球扁圆形,大小适中,球高10.52cm,球径14.61cm,中心柱高5.86cm,平均单球重0.9kg,结球紧实,商品性佳,生食、炒食口感均好。早熟,定植后60天可采收(但与其他作物间套或用防虫网覆盖时,成熟期要推迟)。667m2产3000kg左右。耐贫瘠、耐高温、较耐干旱,病毒病、霜霉病及黑腐病发病率低。抗逆性好,稳产性好。 栽培要点: 1. 南京地区2月下旬至8月中旬均可播种,6月至11月份采收上市。2月份播种宜用温床育苗,清明前定植于露地,要注意气温变化,防止先期抽薹。正常情况下宜4月初后播种,在夏秋高温多暴雨季节,育苗时,需用遮阳网或芦帘覆盖。 2. 选排水好的壤土地,667m2施有机无机复合肥100-150kg或腐熟农家肥2000kg,整成高畦低沟。适当密植,株距35cm,行距35cm,667m2栽3600-4000株。 3. 定植后要注意防止小地老虎的为害,可早、晚人工捕捉或用毒饵诱杀。莲座期和大撤盘期,根据植株长势追施尿素,每次667m2施7.5―10.0kg。应及时采用敌杀死、抑太保或锐劲特等防治菜青虫、小菜蛾及夜蛾类害虫。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