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猕猴桃叶斑病 .

   2008-12-12 1720
核心提示: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多发生在7―9月。嫩叶、老叶染病初在叶片正面出现褐色小圆点,大小约1mm,四周有绿色晕圈,后扩展至3―5mm,轮纹不明显,一片叶子上有数个或数十个病斑,融合成大病斑呈枯焦状。病斑上有黑色小霉点,即病原菌的子座。 病原Cercosporaiteodaphnes(Thu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多发生在7―9月。嫩叶、老叶染病初在叶片正面出现褐色小圆点,大小约1mm,四周有绿色晕圈,后扩展至3―5mm,轮纹不明显,一片叶子上有数个或数十个病斑,融合成大病斑呈枯焦状。病斑上有黑色小霉点,即病原菌的子座。

    病原 Cercospora iteodaphnes (Thum.) Sacc.称京梨尾泡,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丛生在黑褐色的小子座上,有分隔1―3个,大小13―20×2―3(μm)。分生孢子倒棒状,具隔膜3―4个,无色,大小13―41×2―4(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在叶片病部或病残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天猕猴桃开花前后开始发病。进入雨季病情扩展较快,有些地区有些年份可造成较大损失。

    防治方法 参见猕猴桃轮斑病。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