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防控技术

   2015-03-01 380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防控技术

(安徽农业大学果树种的实验室)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Kiwifruit bacterial canker)是一种寄生性强、极耐低温的细菌性枝干病害,致病菌为丁香假单孢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ae,PSA),其侵染、传播不易发觉、具有隐蔽性,发生速度快、具有暴发特征,对猕猴桃植株危害性极大。

由于该病害隐蔽性强,一般在侵染部位未流出菌脓前,很难发现,一旦发现有菌脓流出,危害已经扩展蔓延,严重发生时造成死树毁园。目前,细菌性溃疡病已经在全世界流行,对猕猴桃产业的威胁巨大。广大猕猴桃种植户,在注意果园的清洁卫生的同时,应抓住关键时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1、检疫与隔离

注意苗木检疫、不从溃疡病流行地区引种接穗、苗木等活体材料;搞好发病果园隔离,进出发病猕猴桃园时,做好消毒、防疫隔离工作。育苗采集接穗,应选在无感病史果园,嫁接时严格刀具消毒,防止嫁接传染。

2、品种选择

根据目前观察,生产上应用的‘徐香’、‘金魁’、‘华优’、‘海沃德’等品种较耐病;‘红阳’、‘Hort16A’等品种易感病,应慎重发展。新建猕猴桃园,要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无病菌苗木建园。

3、保持树势

根据品种特性、树龄大小、树势强弱、立地条件,合理负载产量;秋季增施有机肥,提高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实施平衡施肥、配方施肥,维持健壮的树势。

4、药剂防控

抓住关键时期喷药预防:萌芽前,全园喷布5°Be石硫合剂;采果后,可用代森铵1200-1500倍液、20%乙酸铜600-800倍液、或加瑞农800-1000倍液、或噻菌铜600-800倍液,对叶面、枝干等部位进行喷雾。生长季节,注意对黑尾大叶蝉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进行防控。重病果园,落叶后可用乙酸铜100倍液、加瑞农200倍液、施纳宁100倍液等进行枝干灭菌。

5、清除病原

对局部枝条感染、发病较轻的植株,及时剪除已染病的各类枝条,带出果园销毁,防止病原再次传播,修剪刀具每次使用前后都要用75%酒精或10波美度石硫合剂消毒。对于主干已经被侵染的植株,应当整株挖除,并以代森铵600-800倍液进行根际浇灌,清除土壤中潜在病菌。

6、病疤治疗

对枝蔓局部发生较小溃疡病疤,要在伤流前用消毒刀具刮掉菌脓处病灶,然后涂药。要随时在地面铺设塑料纸,收集刮除菌脓和病皮,将其带出果园烧毁或深埋。涂抹的药剂有:乙酸铜20倍液、氢氧化铜20倍液、噻菌铜20倍液,涂药范围应大于病灶的2-3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