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喷带-输水管道中的技术应用(原创彩图)

   2012-07-08 3580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低压管道灌溉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节水、节能型灌溉技术,它是通过人工措施或自然压力给灌溉水加压,然后由低压管网将灌溉水输入田间给水栓进行灌溉,其工作压力范围在0.02兆帕--3.20兆帕。低压管道灌溉解决的只是输水问题。据调查,目前田间灌水技术仍采用传统的沟、畦灌,由于沟、畦灌水定额大,灌水质量差,水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有些地区经常遇到灌后下雨,极易造成土壤过湿使作物产生渍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多年低压管道灌溉工作的实践,在不改变低压管道系统布置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管道的供水压力,辅之以多孔式微喷带灌水技术,即在低压管道的出水栓上连接多孔式喷带,利用这种多孔式微喷带作为田间灌水系统。与沟、畦灌相比,采用这种方法操作简便,节水节能,灌水均匀度较高。现介绍如下:
   1、组成部分:多孔式微喷带是一种直径为40毫米的黑色薄壁塑料软管,可折压成平管。薄壁微喷带壁厚一般为0二5毫米、0.30毫米,有5排纵向孔,顶上一排,左右各两排,纵向孔间距100-300毫米,横向孔间距为10毫米,孔径为1毫米,最大铺设长度可达100米。
   2、水利特点:多孔式微喷带工作压力低,一般为3-5米,喷洒水对作物冲击小,避免对人物打击损伤,同时喷洒水沿管道铺设方向喷洒成细雨状,保证了灌溉水均匀分布,从而也提高了田间水利用系数。
   3、规格与特性:多孔式微喷带是一种直径为Φ40的黑色薄壁塑料软管,可折压成平管。薄壁微喷带壁厚一般为0.25毫米、0.3毫米。有5排纵向孔,顶上一排,左右两排,纵向孔间距100毫米--300毫米,横向孔间距为10毫米,孔径为0.8毫米。多孔式微喷带工作压力低,喷洒水对作物冲击力小,避免对作物打击损伤,同时喷洒水沿管道铺设方向喷洒成细雨状,保证了灌溉水均匀分布,从而也提高了田间水利用率。
   4、使用方法。①布置间距。微孔水流射程在1.5米--3.0米之间,为了保证较高的灌水均匀度,微喷带布置间距以3.0米为宜,即一般每畦铺设一根。②配套数量。微喷带配套数量根据单井水量决定,单井出水量为40立方米/小时,需配三组,每组6根--8根(100米),单井出水量为25立方米/小时,也配微喷带三组,每组4根--5根,以便交替使用。③分水装置。由于低压管道出水口流量较大,所以在出水栓之后,需连接一段直径为110毫米的分水“小白龙”,隔3.0米设一个分水口,分水口由分水变径三通做成,三通管径为110毫米x40毫米。三通出水口与微喷带连接采用快速接头。微喷带可以群管连片集中使用,也可单管单用。④调压装置。现行低压管道的出水口一般只有0.2米--0.5米的水头,无法满足微喷带正常工作,必须对现有水泵和调压管进行调整及改造,水泵扬程选择需满足低压管道最远出水口达到6米的工作水头条件(考虑微喷带沿程损失)。低压管道加微喷带灌溉系统的调压管适宜装在离井最远给水栓处,这样可以不需经常搬移调压管。本系统的调压管高度一般需6.0米,用软管与出水栓上的特制三通管连接。
   5、使用范围。本系统适宜造墒播种和小麦等密植作物的苗期以及矮秆作物的灌溉。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