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绿一佳农业网(原中国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学名Rosellinianecatrix又称白绢病,俗称白烂。在河北昌黎发病较多以蜜梨发病最为严重。发生此病多为大树,易造成全株死亡。
症状地上部主要表现为树势衰弱、新梢短,发芽迟,叶片小且色浅,变黄后浇叶。外观不见明显病变。该病主要危害根部,可以伸展到地下的大主根、侧根上。刨出病根可见根毛腐朽,病部覆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层,甚至有时菌丝会扩展到病根周围的土壤中,在菌丝层上密生深褐色茸毛,病部生有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子囊壳,最后病根的皮层组织及木质部均逐渐腐烂。病斑可伸展到主干地表上1米高的地方,发病部位的树皮用物敲击时有内空的感觉,剥开皮层均已坏死并可以分层剥皮。
病原Rosellinianecatrix(Hart.)Berl.称褐座坚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该菌虽可形成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但较少见,病原菌的子囊壳表现出黑色小粒点。病菌可在腐朽根上形成菌核。菌丝层或菌核上生成的分生孢了梗束状,基部稍粗,淡褐色或褐色,长0.5-1毫米。
发病特点病菌主要以菌核菌或菌丝层在田间病株、病根、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长期存活,通过病健根接触且向外扩展蔓延时传播。此外,也可随苗木进行远距离传播。发病较重的梨园多为沙砾土,而且排水良好。可以直接侵入或者伤口侵入,该菌寄主种类多,生产上栽培管理粗放或杂草丛生的果园易发病,尤其夏秋季进入高温多雨季节,生长势弱的梨树发病重。
防治方法
(1)经常检查及时治疗。目前此病一旦发现,已经很严重并很难挽救。因此要及时进行检查治疗。
(2)加强梨园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首先做好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适当补充钾肥,有条件的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二是对肥力不足的坡地要修成梯田;对易板结园要及时翻耕,加厚熟土层;对干旱地区梨园,可增加覆盖,以减少水分散失;对地下水位高或土壤粘重易积水的要挖渠或开沟排水防涝。生长季节要及时中耕除草。
(3)发现病树后及时清除病部及病残体,并用有效药剂进行浇灌树穴进行消毒处理。早春刮树皮,刮去表皮。但不要很深,以露出黄色健皮为度。
(4)土壤消毒。以树干为中心在树冠下挖3-5条放射状沟,沟深60厘米,宽40厘米,然后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每株250克配成150倍的悬浮剂浇施。每年早春或夏末施2次。此外也可选用50%代森铵水剂,每株500毫升,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每株100-150克(毫升),波美1度石硫合剂,每株50-75升,千分之四90%以上硫酸铜,每株50-75升,也可试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15%恶霉灵(土菌消)水剂450倍液浇施。选择天气晴朗的时候,也可对带有病菌的土壤翻开晾根,晾10余天后可进行消毒,并换成好土埋好
常用药剂五氯硝基苯、悬浮剂、代森铵、甲基硫菌灵、波美1度石硫合剂、硫酸铜、甲基立枯磷、恶霉灵(土菌消)。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梨树秋季采后管理要点.
进入秋季,果实采收后,有不少果农对果树都暂不予管理,梨树体内营养跟不上,导致梨树来年产量降低。所以,梨树采收后,要及时进行营养补充,保养树体,这样才能获得丰收。
0评论2009-10-15161
梨树采果后的管理要点.
很多果农对梨园采收后放松管理,导致枝条徒长、树冠郁闭、光照恶化、病虫滋生,影响当年花芽分化、翌年的开花坐果、产量及经济效益。因此,做好酥梨采收后的果园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其采收后管理措施总结如下:
0评论2009-10-14160
梨树落果严重是什么原因?.
营养不足。若上一年结果过多、果期落叶、秋季未施基肥,使得树势衰弱,树体贮藏营养不足,导致花芽分化受阻,花芽质量差,出现花粉数量少、发芽率低、花粉管伸长速度慢等花器败育或生命力降低的现象,使梨树不能正常授粉受精而造成落果。
0评论2009-08-27279
梨树秋管是关键.
一、拉枝促果。拉枝能使幼树提早形成树冠,促使梨树早抽梢、多抽梢,抑制树营养生长,尽快转为生殖生长,最终达到早结丰产的目的。梨树秋季落完叶后到第二年春季萌芽前,都可进行拉枝。拉枝方法是:①对一年生树。对当年定植的一年生幼树,从地表面上留40~50厘米处向
0评论2009-08-2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