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着色期适用的低毒高效杀菌剂分类及使用要点,综合了保护性、内吸性、铜制剂及生物制剂四大类,兼顾安全性与防效:
一、保护性杀菌剂(无内吸性,安全低残留)
- 
    
80%喷克(代森锰锌类)
- 适用病害:炭疽病、褐斑病、霜霉病 。
 - 优势:促进着色和果皮光洁,混配性好(可与治疗剂混用),通过欧盟环保认证 。
 - 用法:600~800倍液全园喷施,套袋果摘袋后使用不污染果面 。
 
 - 
    
42%喷富露(EBDC类悬浮剂)
- 适用病害:霜霉病、炭疽病(耐雨性强) 。
 - 优势:含特殊助剂提高药效20%,抗雨水冲刷,适合雨季预防 。
 - 用法:600~800倍液,与内吸剂(如烯酰吗啉)混用增效 。
 
 - 
    
50%保倍(嘧菌酯类)
- 适用病害:广谱防真菌病害(白腐病、炭疽病等) 。
 - 优势:持效期长达20~30天,促进早着色、果面洁净 。
 - 用法:3000~4000倍液,转色初期喷施 。
 
 
二、内吸治疗性杀菌剂(针对已发病)
- 
    
2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 适用病害:炭疽病、白腐病、黑腐病 。
 - 优势:不抑制生长,安全间隔期短(采收前15天停用) 。
 - 注意:避免与铜制剂混用;藤稔、夏黑品种阴天慎用(易药害) 。
 - 用法:治疗炭疽病时1500倍液重点喷果穗 。
 
 - 
    
25%吡唑醚菌酯(凯润乳油)
- 适用病害: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 。
 - 优势:刺激生长,增强果实耐储性 。
 - 注意:转色期避免与乙烯利混用(可能延迟成熟) 。
 - 用法:2000~4000倍液,套袋前使用 。
 
 - 
    
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 适用病害:酸腐病、灰霉病(特效) 。
 - 用法:1000倍液喷果穗,配合噻虫嗪防醋蝇 。
 
 
三、铜制剂与矿物源杀菌剂
- 
    
必备(80%波尔多液可湿粉)
- 适用病害:霜霉病、细菌性溃疡病 。
 - 优势:唯一可防治酸腐病的铜制剂,混配性好 。
 - 用法:600~800倍液,雨后立即喷施 。
 
 - 
    
30%王铜悬浮剂
- 适用病害:霜霉病、黑痘病 。
 - 优势:成本低,果面无残留,转色期安全 。
 - 注意:避免大雾天使用(易灼伤果面) 。
 
 
四、生物源杀菌剂(零残留首选)
- 
    
5%大蒜素水剂
- 适用病害:真菌/细菌性裂果感染 。
 - 用法:200倍液涂抹裂口或喷施,无化学残留 。
 
 - 
    
枯草芽孢杆菌(100亿CFU/g)
- 适用病害:酸腐病、白腐病(竞争性抑菌) 。
 - 用法:500倍液喷果穗,套袋前后使用 。
 
 
着色期杀菌剂使用速查表
| 
             类型  | 
            
             代表药剂  | 
            
             适用病害  | 
            
             安全间隔期  | 
            
             使用禁忌  | 
        
| 
             保护剂  | 
            
             喷克  | 
            
             炭疽/褐斑/霜霉  | 
            
             7天  | 
            
             避免强光高温喷施  | 
        
| 
             内吸治疗剂  | 
            
             苯醚甲环唑  | 
            
             炭疽/白腐  | 
            
             15天  | 
            
             禁与铜制剂混用  | 
        
| 
             铜制剂  | 
            
             必备  | 
            
             酸腐/霜霉  | 
            
             10天  | 
            
             雨后大雾天禁用  | 
        
| 
             生物制剂  | 
            
             枯草芽孢杆菌  | 
            
             酸腐/白腐  | 
            
             无  | 
            
             避免与杀菌剂混用  | 
        
五、关键注意事项
- 
    
禁用高风险药剂:
- 三唑类(戊唑醇、氟硅唑):抑制转色,延迟成熟 ;
 -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嘧菌酯):刺激氮吸收,导致返青 ;
 - 乳油/粉剂:破坏果粉,污染果面(如咪鲜胺乳油) 。
 
 - 
    
科学混配原则:
- 保护剂(如喷克)+ 治疗剂(如苯醚甲环唑)增效 ;
 - 铜制剂不与钙肥、叶面肥混用(沉淀药害) 。
 
 - 
    
操作规范:
- 避开中午高温(>30℃)及露水时段喷药;
 - 套袋果摘袋后立即喷药,重点保护果穗 。
 
 
总结建议
- 预防为主:转色初期用 喷克/喷富露 + 保倍 轮换喷施,每10~15天1次 ;
 - 治疗优先:发病后果穗喷 苯醚甲环唑(炭疽病)或 啶酰菌胺(酸腐病),搭配物理清园 ;
 - 零残留需求:选用 枯草芽孢杆菌 或 大蒜素,采收前7天停用化学药剂 。
 
通过合理选药与规范操作,可兼顾防效与果实安全,确保葡萄着色均匀、糖度积累充分且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