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诚
(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南方设施葡萄的主要特色是避雨栽培,其中大部分(上海约7成以上)与促成栽培相结合,构成所谓的‘先促成,后避雨’模式。这种摸式也可简称为促成避雨栽培,即早春实施保温促成栽培,随后转换成避雨栽培,直至采收。
一、促成避雨栽培的概念
避雨栽培就是用防雨棚覆盖葡萄叶幕不受雨淋,从而改变葡萄树的局部生态,有利欧亚种葡萄栽培、减少病害,提高浆果品质、延长采收期等,达到增加栽培效益的目的。促成栽培是指早春将大棚或温室整体覆盖封闭,利用日光或人工加温使之升温达到显著提早成熟的一种栽培方式。促成栽培还有明显增大果粒,提高坐果、增加风味等的功能。因此,若把避雨与促成栽培合一,即可把二者优点相加,获得更高的栽培效果。从年周期看,先保温促成,后随季节转暖转成避雨栽培,先促成后避雨一气呵成。这样,促成与避雨的优越性完美地结合在一个生长季中,成为目前南方大棚或连栋大掤设施葡萄栽培的一种主体模式。
促成避雨己成为南方主要的设施栽培方式,可以说在南方凡是促成栽培的必与避雨相结合。但促成栽培成本较高,管理较烦,南方仍有不少农户采用单纯的简易的避雨栽培。促成避雨和避雨这二种方式各有千秋,南方各地都有应用。据估计上海郊区设施葡萄约有70%以上为促成避雨栽培,20%多为避雨栽培。在浙江温岭、玉环等沿海区台风频繁,那里几乎全采用促成避雨栽培,用提早采收來预防台风侵害。湖南澧县目前虽大多是避雨栽培,但促成避雨已开始起步。长三角地区观光葡萄园为延长采摘期,大多果园既有促成避雨,提早供应;也有晚熟品种的避雨栽培,延后采收。
二、促成避雨栽培的二个类型
1、大棚促成避雨栽培:
大棚形体较大,投资较多,大多应用于促成避雨栽培。常用的塑料大棚有单栋、连栋大棚。由钢管构建的成本较高,而民间用竹木搭建的简易大棚成本低、效果也不错,各地应用十分广泛。塑料日光温室也是一种大棚,在北方广泛使用,南方仅上海马陆等有少量使用。日本冈山等地还使用玻璃温棚栽培葡萄。
大棚促成避雨的基本方法就是早春将大棚整体覆盖封闭,利用日光或人工加温使之升温达到提早萌芽生长和提早开花坐果的目的,此后随季节转暖揭去裙膜留下大棚上部薄膜,转成避雨栽培。
大棚在早春封闭之后可以人工加温促进生长,称之为加温促成栽培。加温促成的覆膜封闭时间可以提早,成熟期可提早2-3个月。但加温成本高,仅日本有各式类型的加温栽培类型,我国南方几乎全部是无加温促成栽培。
2、简易连栋式小拱棚促成栽培:
南方产区流行一种小拱棚避雨栽培的简易模式。这种方式搭建简单,成本较低,还可用竹木就地取材。然而,这种方式只具有避雨作用,而没有提早成熟的促成功能。
如何把其改造成促成方式,把单一小拱棚封闭是不现实的。浙江嘉兴大桥镇的方仲跃把小拱棚之间及周边的敞口全用薄膜封闭,构成封闭的连栋式小拱棚,也达到了促成栽培的效果。在季节转暖之后即撤除封闭,恢复小棚避雨方式。这种方式简便、投资少。连栋小棚的面积可以几亩地,也可以几十亩连片成为一个特大型温室,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这种“简易连栋式小棚促成栽培”。由于栽培效果显著,农户欢迎,在当地使用面积已有3万多亩。把小拱棚避雨转成连栋式促成避雨,这是南方设施葡萄栽培模式的一大创新。
三、设施葡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混淆促成与避雨的概念:
南方的设施葡萄发展至今天,实际上是以促成+避雨为主要形式,而许多文章一谈南方设施葡萄,就简单地以避雨栽培來表述,这实在是一种误解,也是对南方设施葡萄的复杂性认识不足,不利促成栽培技术的推广发展。
2、对促成栽培的意义认识不足:
在南方,促成不止是调节产期,提早成熟,更令人注目的是明显地提高了浆果的品质,包括糖份、香味和风味。越來越多的人认识到巨峰在促成栽培下有十分优秀的品质,与露地栽培不可同日而语。我认为对南方的栽培者来说,品质的意义更加重要。
3、设施的建造成本问题:
这涉及投资能力。钢管大棚固然很好,但农户大多旡力建造。如何引导及降低农户的负担,是发展设施葡萄的一个重要问题。
4、控产优质理念的普及仍然不平衡:
己有不少优质葡萄的栽培者己经实施控产栽培并且成效显著。但仍有不少农户不理解控产枝术,固守着高产赚钱的老概念,他们重产轻质,过度密植,留枝留果量大,树体郁闭,果穗质量差;还有建园标准低,不挖定植沟和排水沟,生理病害丛生等等。一旦问题出现,为时己晚,如浆果不上色,水罐子病等.
5、盲目施肥:
为了高产,盲目增加化肥使用量,尤其是氮肥。各地施肥量不一,但大多严重超量。这不仅使浆果质量下降,而且造成大量氮、磷等元素流失,污染水体和环境。由于葡萄营养管理的不标准,不规范,粗放性、随意性,增加了葡萄的生理性病害。
6、盲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由于缺乏统一的使用标准,许多地方过份强调了激素的作用,盲目使用拉长剂、保果剂、膨大剂、无核化剂,造成粗梗、脱粒、裂果、上色不良等问题。今年还出现使用破眠剂导致冻害的事件。
四、设施葡萄栽培的趋势
1、发展简易设施,降低投资成本:
近年栽培葡萄的队伍越来越大,投资矛盾上升。竹木大棚、竹片小拱棚等简易结构投资低,成为葡萄农户发展设施葡萄的首选。各地在搭建中创造了不少成功经验。嘉兴南湖区还创造了简易连栋式小棚促成栽培,面积正在逐步扩大。简易设施将成为当前我国南方设施葡萄的一个主流方向。
2、南方地区必需加大力度,100%普及设施葡萄:
实践己经证明南方地区的设施葡萄具有明显优势,效益显著增加,应该全部实现葡萄设施栽培。但目前南方普及率还不夠高,有些正在起步,也有已全部设施化的葡萄园。要达到这一目标,一是转变观念,二是增加投入。对一方政府而言,既然是利民工程,应大力推广,邦助农民解决资金问题,尽快实现百分之百葡萄设施化。
3、转变观念,相信科学,实施控产优质栽培:
当前南方的葡萄生产正在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生产转变。重视品质,生产精品葡萄的观念正逐步形成,优质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但是不少地区仍是老传统、老观念、志办法,不实施控产栽培。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我们的农户大多是稻农,从没有种植多年生果树的经验,不清楚产量与质量的关系;二是观念陈旧。
如何摆脱传统思维?这需要大力普及控产优质栽培的知识,引导农户相信科学。把控产优质的技术,如产量控制在750Kg~1000Kg/667m;花穗整形,疏花疏粒;严格控制新梢,保持叶幕通风透光,果实套袋;增施优质钾肥等技术教给果农。尽管这一任务十分艰难,但一定会在我国南方实现。
4、省力化栽培技术受到重视:
农业生产中人力的成本越来越高,熟练工人奇缺,省力化栽培会受到经营者的欢迎。例如,葡萄的架式与修剪的技术比较复杂,特别是长梢修剪的树形,如扇形,X形等,冬剪时费时费力,而且不易撑握。近年江苏、上海等开始试用短梢修剪树形一H形或一字形。修剪相对简化,省工省力,会成为近年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5、进一步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切实提高栽培水平:
南方葡萄各产区正在大力制定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栽培技术,葡萄的安全生产受到充分重视。绿色技术、绿色农资的意识正逐步加强。各地有大量葡萄园均实施了安全认证和制定了标准化栽培操作规范,从而盲目施肥、过量施用激素、无证农药等向题都可逐步得到解决。
6、设施与观光葡萄园结合:
南方的观光葡萄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几乎都与设施葡萄结合发展。观光葡萄园是依托设施条件的现代农业的一种经营模式。以设施葡萄栽培为主体,建立观光、采摘、直销葡萄园,使葡萄园从单一的生产批发功能向观光直销延伸,延伸了葡萄产业链,提高了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目前长三角地区兼作观光经营的设施葡萄面积有较快的扩展趋势,如上海郊区估计有1/3(近万亩)葡萄面积属观光性直销的葡萄园。预计在城市郊区将形成一种介于农业和旅游业之间的“都市葡萄”产业新模式。
作者:李世诚 来源: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