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治(之四)2013.11.14

   2013-11-14 端阳史志馆佘国纲1611
  第三章 “素养教育”的制度举措   第七节  学生自治(之四)

    
 
        为了孩子的安全长大,2012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儿童十大宣言》: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6、不与陌生人说话;     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8、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10、坏人可以骗。 
      这十大宣言归结到一点,那就是儿童的生命安全。它明确地告诉孩子们,在涉及生命安全的关键时候可以撒谎、可以砸东西、可以夺路而逃…… 而半个多世纪前的中国,罗輈重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切切实实地做到了这一点。 
      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因为安全保障措施不完善,罗輈重一直不允许学生下河游泳。有的学生以“锻炼身体”、“不能怕死偷生”为由,偷偷下河洗澡,屡教不改者,坚决按校规请其退学。罗輈重认为:“把身体锻炼成钢筋铁骨,留此身为国大用,而不是怕死偷生” (《罗輈重文集》“在青年节青年导师夜集中想说的话”),当然是对的,但锻炼身体没有安全保障不行,我们“决不能白死”(《罗輈重文集》“学生?还是学死?”)。 
     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一些反对“血性”的人认为:“血性”是“诚实第一”,因而“在战争场合”是“不适宜”使用“血性”的。罗輈重则认为:“诚”与“信”是连在一起的,“信”就是“诚实”,“信实”就是“诚实”,“不失信”就是“诚实”。他说:“守信约即是血性的”,“两国交战时,敌人来刺探军情,而把应守的秘密的事告诉他,这是不诚实极了”,因此,骗“敌人”,“不把应守的秘密”告诉“敌人”,是“血性”的,“我们深信,在平时,固然需要训练大众血性,在战时,尤其需要血性” (《罗輈重文集》“在国庆日谈‘血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1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