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根瘤蚜

   2010-10-24 中国农化服务网本文作者4950
核心提示:葡萄根瘤蚜学名Viteusvitifolii别名葡萄根蚜虫。属同翅目,根瘤蚜科。在我国辽宁、山东、陕西三省局部地区发生。世界上
    葡萄根瘤蚜学名Viteus vitifolii别名葡萄根蚜虫。属同翅目,根瘤蚜科。在我国辽宁、山东、陕西三省局部地区发生。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有发生,葡萄根瘤蚜原产北美东部,1892年由法国首先传人我国山东省烟台市。是一种危险性害虫,是国际国内重要检疫对象之一。该虫只危害葡萄,是专食性蚜虫。
    危害征状 对葡萄根部和叶部有危害。主要危害根部的须根,须根端部膨大,出现小米粒大小、加呈菱形的瘤状结,形成根瘤、粗根形成肿瘤,使受害部位变色腐烂,影响根系吸收水分运输,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以致整株死亡。叶片被害后,叶背形成虫瘿,叶片萎缩,叶片变小变黄,甚至落叶影响植株开花结果,严重时全株死亡。  
     形态特征
    成蚜: 根瘤型无翅孤雌蚜,体卵圆形,体长1.2—1.5毫米,鲜黄色至污黄色,头部色深;足和触角黑褐色;触角粗短,全长0.16毫米,约为体长的十分之一。体背各节有许多黑色瘤状突起,各突起上各生1根毛。有翅孤雌蚜体长椭圆形,长约0.9毫米,先淡黄色,后转橙黄色,中后胸红褐色;触角及足黑褐色;触角3节,第三节上有2个椭圆形感觉圈。前翅翅痣很大,只有3根斜脉,后翅无斜脉。
    卵:无光泽,初为淡黄色,后变暗黄色;干母产卵在虫瘿内,淡绿色,具有光泽。
    若蚜:初为淡黄色,触角及足呈半透明,以后转深色;复眼红色。
     发生规律 在山东烟台地区每年发生7--8代;以初龄若蚜在二年生以上粗根根杈缝隙间越冬;被害粗根腐烂后迁移到表土层须根上取食危害,形成大量菱形根瘤;耐寒力强。葡萄根瘤蚜生活史复杂,有根瘤型(每年发生5-8代)和叶瘿型(每年发生7-8代)。国内发生的葡萄根瘤蚜绝大部分属根瘤型,全年以孤雌胎生为主,在秋末,才进行两性生殖。与其他昆虫不同的是母蚜产生出来的不是若虫而是卵,次年春季4月以后越冬若虫开始活动,并为害粗根,5月上旬开始产第一代卵。7月后进入雨季,前期被害的粗根开始腐烂,此时根瘤型蚜可沿根和土壤缝隙爬到表层须根上取食为害,从而造成根瘤,7月上、中旬发病最严重。叶瘿型可直接转变成根瘤型,但根瘤型绝不能直接转变成叶瘿型。
    葡萄根瘤蚜的发育繁殖与气候、土壤因素有密切的关系,适合于葡萄栽培的条件也宜于葡萄根瘤蚜的发生与繁殖,气候干旱能引起猖撅为害。疏松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适于根瘤型蚜的发育繁殖和活动,为害较重,而在砂土地可以起到抑制作用。葡萄根瘤蚜在国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从疫区调运有虫苗木时将根瘤蚜传播到远离疫区 
     防治方法     
    (1)严格检疫 严格执行检疫法规,因为葡萄根瘤蚜主要是从疫区调运苗木时进行传播的,所以尽量不要从疫区引种。 
    (2) 物理防治带有葡萄根瘤蚜的苗木或插条,可采取热水水浴。具体方法是在30—40℃热水内浸5—7分钟,然后再移入50—52℃热水中浸7分钟,可杀死附有的卵和若虫。也可进行药剂处理,其方法是:将苗木和枝条用50%辛硫磷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000—1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浸泡1—2分钟,取出阴干,严重者可立即就地销毁。必要时进行土壤消毒。 
     (3) 选用抗根瘤蚜的砧木我国已引入和谐、自由、更津1号和5A对根瘤蚜有较强抗性的砧木,可以选用。 
     (4) 药剂防治:带有葡萄根瘤蚜的苗木或插条,可喷施1 5%哒嗪酮乳油1000-2000倍液,或l0%蚜虱净超微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或50% 杀螟松乳油l000倍液浸泡5分钟。 
    常用药剂 辛硫磷、敌敌畏、乐果、哒嗪酮、蚜虱净、杀螟松乳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植物技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2021013112号-3